發布時間:2015-02-10 10:01:38 北京商報
關注中物聯
背負萬戶千鄉民生配送重任的EMS,也走在市場化的道路上。有消費者爆料從日本寄回國內的一個EMS包裹輕了三公斤后,引發了消費者對EMS的集體控訴。雖然EMS方面多次表示,包裹在寄送途中涉及多個環節,尚難確定具體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但消費者并不買賬。
在北商商業研究院看來,EMS雖然在郵政系統改制的要求下進入市場化,但受鄉村配送等民生業務影響,依舊難以完全投入市場懷抱。與此同時,民營快遞全面乏力也讓EMS壓力重重。
快遞業歷來是消費者高投訴行業。日前一條投訴再將EMS推到了風口浪尖。投訴內容顯示,林姓消費者通過EMS從日本寄至中國福建一個包裹,但收到打開后發現有物品丟失。該消費者表示,通過對比收到后的包裹比發貨時輕了三公斤,丟失的物品全為貴重物品,市場總價值在5000元左右。該消費者在與EMS溝通未獲得滿意答復后將經歷發在了網上。
此后,大量網友開始在該微博下投訴EMS快件問題。北京商報記者瀏覽發現,多數消費者投訴的為國際件業務,普遍問題為包裝破損、物品損壞及丟失等,甚至有消費者懷疑所寄食品被偷吃。消費者在反映問題時指出EMS方面多將問題歸結于國外發件方。
郵政體系改革后,EMS走上了市場化之路,但在業內人士眼中,EMS的市場化之路還走得太慢,直到現在EMS也未完全脫離中國郵政的懷抱。中國郵政為EMS帶來大量網點資源優勢,僅遍及全國的網點和郵政車輛使用權已被民營快遞企業詬病已久。在國內,郵政體系無疑是網點最全的物流體系。EMS也可借助郵政車輛在北京等城市行走暢通無阻。大量EMS國際件被投訴也與國際線路的資源優勢有直接關系。中國郵政作為萬國郵政聯盟一員,EMS可以借此與全球大部分國家郵政部門建立業務往來。
從上述角度看,EMS如果能夠市場化具備先天優勢。但同時,EMS也承擔大量服務民生的重任。偏遠地區快件配送等業務目前也只能依靠EMS。中國郵政另一方面也成為EMS市場化的絆腳石。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在大部門網點,EMS仍舊依托郵政系統工作人員收寄快遞,并未與日常信件投遞等業務完全分離,市場化的步伐急需提速。
在EMS緩慢市場化的過程中,是順豐、“三通一達”等一大批民營快遞企業的奮起直追,以及DHL、UPS等國際快遞企業的虎視眈眈。
順豐目前已成為國內消費者心中的“第一品牌”,順豐也已完成快遞、電商、零售、金融等業務的全方位布局。同時,順豐、申通、韻達等民營快遞企業已瞄準國際快遞市場,分別在美國、日本、歐洲等地區設點建倉,加碼轉運等跨境業務。此外,國內包裹快遞市場已全面開放,國際快遞企業將借機涌入,國內快遞市場短期內將進入洗牌期。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