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3-24 09:30:14 中國經濟網
關注中物聯
3月19日,京東攜手逾百家品牌商開展的“返校有驚喜,樂享京東派”活動,在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在內的全國七大區域67所高校同時啟動。這也是以“京東派”校園店為承載的京東校園項目首次亮相。校園項目,是2015年京東渠道下沉戰略的重要落地項目,藉此,京東將積極地融入校園生活,從學生、社會、校方等多角度建立校園電商生態鏈,推動校園電商及校園金融服務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國家統計局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普通高校在校生達到2468.1萬人,年均生活費總消費額為2800億元,人均年生活費達到11347元,其中近30%都用于網上消費。按此計算,校園網購年市場容量將達到840.17億元,且還在持續增長。然而,校園電商依然面臨著售前展示、咨詢、物流、支付、售后服務等諸多環節脫節的挑戰,阻礙了其進一步發展。
京東校園項目旨在以“京東派”校園店為平臺深入校園,在為廣大師生提供“多、快、好、省”的購物體驗同時,通過整合京東各業務部門以及數萬優質合作伙伴資源,為學生提供實習、就業、創業機會,也為各品牌商家提供優質校園品牌推廣渠道。
據介紹,“京東派”校園店面積約在30平米左右,采用自營和合作經營兩種模式,目前全國七大區域均在積極拓展。“京東派”校園店首批選址為全國985、211高校,將承擔起校園自提點、體驗區、校園營銷平臺、創業就業資源中心、金融服務中心五大職能。截至2015年2月底,京東校園自提點已經覆蓋了北京、上海等地,共計100家校園營業廳,直接服務于超過150萬人的校園群體。
“2015年,‘京東派’校園店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覆蓋范圍,力爭在全國七大區域搭建1000家校園店,覆蓋學生數量超過1500萬。”“京東派”校園店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2015年京東渠道下沉戰略的重要落地項目,“京東派”校園店將為學生群體帶來五個層次的全新服務體驗:
第一,升級校園自提點。在沒有建立自提點的校園,廣大學生群體往往需要為了取快件在校門口苦苦等待。“京東派”校園店將充分利用京東的自營物流優勢,打通校園配送的“最后一百米”,讓學生們可以自由并免費自提,改善校園內的物流環境。
第二,打造“新奇特惠”商品體驗區。“京東派”校園店會搭建起一個校園內部的商品體驗平臺,通過邀請各品牌合作進駐,展示京東的新品、爆品、趣品及特惠商品,讓學生群體足不出戶,也能享受到在線下電子城一樣的旗艦店體驗。
第三,建立校園市場營銷平臺。通過與學校社團建立聯系,與校園活動展開合作,并對京東的校園用戶進行認證和區分,為各合作品牌提供優質校園推廣渠道和精準化營銷數據支持;“京東派”校園店也將支持京東所有品類的校園活動。
第四,搭建創業就業資源中心。通過與京東人資的合作,為高校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資源,輔以管培生制度、校園招聘等手段,為公司進行人才篩選和儲備。同時通過與京東金融集團的合作,為高校創業項目提供支持,助力品牌孵化。
第五,暢享校園白條等金融服務。“京東派”與金融業務校園白條緊密合作,店內設有金融專員為大學生提供開通服務和指導。開通白條后,在京東上購物,可以享受先消費、后付款的購物體驗。未來,還將提供助學貸款,創業基金等解決大學生實際需求的公益項目。
上述負責人表示,借助“京東派”校園店,京東將為在校大學生提供更多勤工儉學的機會,深入了解物流與電商行業基本業務的機會;校園店專設的“活動室”還將給學生社團提供場地辦活動,支持學生的社團活動,活躍校園文娛生活;此外,還會不定期在高校內做專屬優惠活動,讓學生在擁有最優質網購體驗的同時,享受更多的實惠。
業內人士表示,在一、二線城市,京東已經擁有良好的口碑和很高的市場覆蓋率,但在各細分市場,還有很大的可開拓空間。京東以專注、專業的態度深耕校園市場,將有望創造新的增長奇跡。
關于京東(JD.com)
京東(JD.com)是中國最大的自營式電商企業。京東為消費者提供愉悅的在線購物體驗。通過內容豐富、人性化的網站(www.jd.com)和移動客戶端,京東以富有競爭力的價格,提供具有豐富品類及卓越品質的商品和服務,并且以快速可靠的方式送達消費者。京東相信其擁有全國電商行業中最大的倉儲設施。截至2014年12月31日,京東在全國范圍內擁有7大物流中心,在40座城市運營了123個大型倉庫,擁有3,210個配送站和自提點,覆蓋全國范圍內的1,862個區縣,且全部自營。京東在134個區縣提供當天送達的“211限時達”服務,并在全國另外866個區縣提供次日送達的配送服務。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