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4-08 15:31:15 光明網IT頻道
關注中物聯
中國電子合同標準化研討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來自政府主管部門、研究機構、重點企業的100多名代表對互聯網時代電子合同標準化工作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電子合同國家標準的制定不僅有利于規范電子商務市場,也能促進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該標準的制定對電子合同的身份合法性、程序合法性、應用國際性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助力與完善電商和企業的發展體系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作為此次會議的主持人,全國電子業務技術標準委員會秘書長咸奎桐說:“研討標準和推廣試點,是此次電子合同標準化會議的目標。”
來自工信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的多位專家和主管負責人在本次研討會上肯定了數字證書、二代身份證、企業電子營業執照在電子合同訂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透露了多個重磅消息。比如期盼已久、“成本為零”的個人手持NFC功能手機直接掃描二代身份證就可完成在線實名認證的技術已經由公安部完成了前期部署準備工作,即將支持訂立有效的國標電子合同。
國家工商總局承擔著合同監管的政府職能。總局市場司的相關人士在研討會上表示,發展中的電子商務對于電子合同標準有迫切需求。電子合同應與企業電子營業執照結合,在誠信建設中發揮作用。
國家旅游局信息中心蔡家成副主任說,旅游是電子合同應用部門,國家旅游局正在大力推廣旅游電子合同。電子合同標準化將有助于提升旅游電子合同的法律有效性。
來自央企、500強企業、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O2O等多家電子合同標準重點成員單位的企業代表也紛紛發言。阿里巴巴法務總監劉克說,電子合同國標制定對阿里巴巴有更加重要的意義。2015年阿里也意識到了電子合同的必要性,并籌劃出了相應的戰略計劃。國家標準不僅僅是規范導向作用,對阿里而言更是推動促進作用。阿里非常愿意作為企業為電子合同國家標準貢獻力量。中國銀行網絡金融部楊濤說:“中國銀行的客戶遍布全球。分布廣泛的特點使銀行更需要公正放心的電子合同簽訂平臺,這不僅節約銀行運營成本,也為廣大客戶提供了極大的便捷服務。中國銀行迫切希望盡快開展電子合同國標試點。”作為首批電子合同國標成員單位,京東在2014年交易額達到2600億。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若全部紙質業務轉為電子合同、電子發票,京東商城一年將節省費用超4000萬元,極大的促進公司業務發展升級。
據電子合同國標牽頭制定單位、買賣網公司CEO曹暉介紹,國標制定工作組成員單位將吸納更多的龍頭企業加入,今年將率先出臺最為急需的電子合同訂立規范和第三方平臺規范兩項國標。為了保障電子合同公正效力,必須引入第三方電子合同服務機制,這也是國標制定的重要一環。第三方可以為訂立雙方提供實名認證、合同簽署、數據備份、舉證鑒定等服務。每家企業和老百姓個人都可以在國標試點平臺“中國云簽”上免費開設安全、公平、有法律保障的電子簽約室,并將與電子商務糾紛調解中心等消費者保障平臺等實現對接。預計今年中國云簽的電子合同簽署數量將達到五千萬份。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