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6-29 11:00:02 大眾日報
關注中物聯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研發、推廣和應用,整合物流行業網絡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推動信息資源互聯互通和共享應用,成為傳統物流業發展的方向。
智能化程度高的
物流公司還不多
“我們曾把一批羽絨服從北京運到濟南,當司機行駛到河北廊坊時發現車廂門是打開著的,車上大部分貨物被偷走了,司機竟絲毫沒有察覺。由于當時沒有安裝車載視頻監控系統,案件偵破難度較大,丟失的貨物只能由我們企業全部賠付。”5月20日,山東佳怡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信息化建設的總經理朱于爽對記者說。
那次事件之后,佳怡物流研發了自己的物流管理平臺,從倉儲、包裝、裝卸、運輸到配送完全實現了由一個平臺操作,客戶可通過企業的APP軟件及微信隨時獲取貨物信息。
5月28日,達芙妮公司的李經理向記者現場演示了網上發貨的過程。打開微信進入“佳怡物流”公共賬號,點擊服務查詢進入運單查詢頁面,輸入前一天從濟南發往濱州運輸單號35387145,頁面馬上顯示該貨物現已在濱州汽配城店簽收。“在外面會考慮流量的問題,如果在辦公電腦上,能通過視頻監控系統遠程看到貨物在倉庫的實際狀態。”李經理說。
然而,像佳怡物流這樣智能化程度較高的物流公司并不多。據了解,我省已經實施或部分實施物流信息化的企業不足30%。整個行業的供應鏈中,企業與上下游之間的信息流沒有打通,流通環節多導致了運輸成本居高不下。
每家企業自己搭建
物流平臺不現實
能夠進行物流服務供需信息交互的網站,一般都可稱作物流信息平臺。這樣的平臺,國內有大大小小上千家。
對于以“小、少、弱、散”為特征的眾多小型物流企業來說,每家企業都搭建自己的物流平臺并不現實,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十分必要。“對于中小型物流企業或初創企業來說,從平臺免費獲得云服務,就能省下購置服務器、架設機房的錢,大大降低成本。”山東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運營中心主任王濤說,平臺就好比“貨架”,把信息都放在貨架上,讓有需求的物流企業自己來挑選。
據悉,從今年開始,專為全省物流企業量身打造的山東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應用互聯云平臺,將在全省全面推廣。通過該平臺,物流等企業可以把業務從“線下”擴展到“線上”,借勢“互聯網+”實現更大發展。按照計劃,9月底前所有市縣物流信息平臺、物流企業信息系統要與省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年底前,應用互聯工作全面完成,實現正常運行服務。
是否接入公共平臺
部分企業仍在觀望
“我們企業的系統跟平臺已實現對接,在平臺內可進行下單、發貨等業務操作,還能通過金融服務平臺提供的云服務進行轉賬、結算,這些服務都是免費的。”山東潤邦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蓋增鋒介紹說,“由于客戶包括美的、TCL等知名企業,我們委托的聯盟專線企業進行運輸前,要求必須購買貨運險。他們是否投保、保險公司是誰等等這些數據,原來只能通過電話或者保單截圖匯總到一起。現在,在平臺上在線下單,保單情況一目了然,大大節省了我們的溝通時間和保險費用。”
據測算,一家擁有10名員工的小微企業使用云服務,每月僅用工、系統采購、保險費用及轉賬支付等就能節省超6000元。
從去年開始,我省先以濟南和濱州作為試點進行平臺對接,兩市2500家物流企業目前有近400家已接入平臺。記者采訪時發現,省內部分自己建有平臺的物流企業,對是否接入公共信息平臺還持觀望態度。“我們現在只能依托這個平臺,根據物流企業的實際情況增加服務項目來實現企業上線,一方面方便政府管理,一方面為企業真正降低成本。”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