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7-24 09:49:08 互聯網
關注中物聯
7月13日下午14時18分,一列滿載400噸小五金、箱包、日雜貨等產品的零散百貨快運專列從邵東車站出發,駛向浙江義烏。這是我省首趟“私人訂制”的散貨鐵路專列,全程運行40小時53分。
鐵路改革以來,貨運組織改革隨即鋪開,改革的腳步從未停息,但面對著外部的競爭,鐵路貨運的形勢依舊相當嚴峻,貨運量不斷下滑,經營形勢日益緊張。然而,鐵路怎樣在“白貨”激烈競爭的市場夾縫中發展壯大,怎樣保住“黑貨”市場,成為了鐵路部門時時刻刻思考的問題。 筆者認為,或許鐵路部門或許應該借鑒鐵路客運的成功經驗,當前,鐵路客運由于高鐵網絡的不斷發展壯大,便民利民措施的推陳出新,鐵路客運業務節節攀升,高鐵也已經發展成為了越來越多人出行的首選。而鐵路貨運要想在“白貨”的激烈競爭市場中突破,鐵路部門必須開放思想,拋棄過去的條條框框,改頭換面,全力做到只要市場需要的運輸服務,鐵路就要想方設法的提供,依據市場的要求,不斷改變自身。還要充分走出去,深刻認識到我們與民營物流公司的差距,以“龍舟”日行千里為目標,不斷提高鐵路的運輸效率。
“以市場為導向”,不能停留在口頭上,必須落實到實際行動中,由市場不斷激發鐵路貨運運輸的活力。鐵路部門要認識到,為什么貨源去了民營物流?為什么他們拋棄路網發達,運力充沛的鐵路而另投懷抱呢?一切都只是因為,鐵路提供的不是他們最想要的,鐵路的貨運運輸服務在與市場對接的過程中出現了脫節和錯位。所以,鐵路部門必須正視差距、正視自身、正視市場,不斷與市場進行磨合,不斷摸索,利用市場來推動鐵路貨運新模式的發展壯大。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