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8-24 09:55:05 中國水產養殖網
關注中物聯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將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新食品安全法中對冷鏈的多方面要求和規定,也許會給未來冷凍和生鮮市場帶來十分顯著的有利影響,同時,也為冷鏈運輸車的發展帶來良好的提升契機。
食品安全關乎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將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這部升級版的法律將對食品生產、銷售、餐飲服務等各環節實施更加嚴格的全過程管理,并建立更加嚴格的監管處罰制度。新食品安全法中對冷鏈的多方面要求和規定,也許會給未來冷凍和生鮮市場帶來十分顯著的有利影響,或許能讓生鮮行業重新進入電商,同時,也為冷鏈運輸車的發展帶來良好的提升契機!
凍品安全關鍵在冷鏈不能“斷”
冷鏈物流由多個環節組成,從食品原料的種植和采購、加工、流通和配送,直至零售和消費的全過程,是一項復雜的低溫系統工程,確保各環節的質量安全問題是冷鏈物流的核心。要保證冷凍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最關鍵的是‘冷鏈’不能斷裂,也就是說在食物的制造、貯藏、運輸配送、零售過程中,應始終處于受控的低溫狀態。而冷藏車的數量不足和運行不標準,正在成為冷鏈食品的重要安全隱患。由于諸多原因,最近這幾年,我國冷藏保溫汽車年產銷是一直維持在4000~5000輛之間,遠遠不能滿足冷凍食品市場的實際需求。
精細化管理保證恒溫品質
為何很多冷凍食品存在“餃子一下鍋就散,魚一下鍋就碎”等質量問題?問題就出在易腐食品在運輸環節的溫度波動。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除了冷鏈食品在運輸環節的不規范,超市和商場存儲不當等因素導致冷鏈食品“掉鏈子”外,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我國冷鏈物流標準混亂。一方面,目前我國冷鏈物流標準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上相互交叉;另一方面,大部分冷鏈物流的標準多為推薦性的標準,不具有強制性。
新版《食品安全法》的實施將使整個冷鏈過程從倉儲、運輸到配送,再到終端消費,都約束在規定的溫度范圍之內。它涉及到人員的配備,裝貨的效率,時間的配合等等。例如:可以精細到每臺車都必須配備兩個駕駛員,以防止疲勞駕駛,每4個小時更換一次駕駛員;要放兩個溫控儀,中間放一個,后面放一個;每臺車上都配備紅外檢測儀,就是為了裝貨之前測量溫度,因為一個產品的出庫溫度對于整個冷鏈運輸途中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從起點就把溫度控制好,然后中途每4個小時做一次溫度記錄。保證食品質量的,不僅僅是低溫,更重要的是“恒溫”。恒定的溫度,需要嚴格的標準來實現。具有強制性的法規標準在冷鏈物流行業將形成約束力,并對對冷鏈物流行業行為規范起指導作用。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