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9-06 09:40:04 新浪微博
關注中物聯
傳統企業互聯網電商化分為三個階段:信息、交易和流程。在互聯網信息階段,企業需要開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以及在百度百科、官方網站介紹企業;在電商交易階段,企業開始做電商,要在天貓開店,微信開店、建立官方網站B2C,做多渠道;在互聯網流程階段,要利用互聯網優化企業管理流程及溝通效率等。以上三個階段必須要一步步走。
“如何做”電商及微電商,強調的是“如何做”。在電商及微電商“是什么”、“怎么樣”中,選擇“怎么樣”來寫(不太關注“是什么”及“為什么”)。這樣才接地氣、可落實、具體可執行,符合現在傳統企業的實際,而不是動不動就拿出黃太吉、三只松鼠、雕爺牛腩,甚至是小米的案例,其實只有大約1%的傳統企業才可以學習這些案例。
我們需要結論性意見或結論性建議,不做探討,企業可直接使用。對于新的概念與業態:無論是“互聯網+”、移動電商、微商,還是O2O、大數據、微博、微信新媒體等,傳統企業的第一步應該用渠道思維做,即將它們全部視為一個新渠道賣貨,到處入駐;其次才是將它們視為改造商業模式與運營效率的新思維做。這才是最務實、最可執行的方案。
全面梳理傳統企業的電商規劃、電商渠道、電商營銷、淘寶及天貓電商、O2O、微電商(微信電商、微商、微博電商、移動電商等)、新媒體(微博、微信)落地的思路與節奏。本書的定位為實戰、干貨。定位是講傳統企業做電商及微電商的思路、策略與節奏(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洗腦,但也不限于一線的實操實戰細節。本書的素材來源于以下三個方面。
我過往幾年在北京大學電商總裁班、清華大學微電商培訓班、上海交通大學電商總裁班講課培訓,以及在海爾、金立手機等傳統企業內訓,早期在淘寶大學培訓的內容。所以本書的風格是以PPT的表現方式,用講課的層層遞進方式來寫,讀者容易理解。
大量引用了我的原創微博觀點與案例,原汁原味的截屏,內容不僅新鮮,還來源于第一手信息。本書是一本結合了新時代、新媒體特點的書籍。
我親自實操過的電商及營銷案例的文章。市場上充斥著大量帶有公關性質、經過包裝的電商成功案例。另外,有很多純電商性質的公司,如阿里巴巴、京東、小米等公司的成功案例,這些都不可模仿。本書主要從傳統企業角度談微電商,而不是從純互聯網角度及純電商角度談微電商。
本書是以PPT講課的新穎方式寫的,這樣讓讀者看書時就好像聽了一場電商課,然后輔以140字左右的微博碎片內容,最后是大量的關于電商及微電商干貨的分享。本書對于電商、微電商來說是一頓饕餮大餐,字字有用,沒有廢話,信息量極大。
我的電商經歷完整,經歷了中國電商發展的整個過程。在長達十多年的電商生涯中,做電商市場總監及營銷副總裁多年,電商營銷是我擅長的,所以本書花了兩章寫電商營銷及推廣;電商自媒體運營也是我最擅長的,中國有幾十萬個電商人及微商人寫微博、微信,而我現在是業界公認的電商及微商雙領域中國第一自媒體,無論是電商粉絲數,還是業界影響力都是第一名。本書中也寫了我個人電商自媒體的經驗與電商創業經驗。
在我創辦深圳最大的電商代運營公司的時候,接觸了大量的傳統企業轉型電商的案例,親自拜訪了幾百家傳統企業的老板及傳統企業電商負責,并實操了很多案例,所以我十分了解傳統企業轉型電商的心態與難點,書中第一部分主要寫了傳統企業轉型電商的策略。
我也是現在的行內人士中,最早也是最關注微商的人之一。一方面,在我創辦的華南電商組織觸電會成員企業中,有十多個微商企業年交易流水過億元,我熟悉他們并近距離觀察他們。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是一個微商人,我每天利用自己的微信號,服務于微商人及電商人,幫他們招聘求職招代理等,再加上我的親人中有很多做微商也很成功。所以我對微商的觀察與理解也會更多一些。對于微商這個新出現的電商業態,我每個季度會寫一篇關于微電商的最新觀察文章,它們已經成為這個行業的風向標與最權威的文章之一。在本書中,我不僅僅將微商作為微信電商來寫,還從微電商角度,全面梳理了傳統企業做微電商(微商、微信電商、微博電商、O2O等)的節奏與方法。
節奏與方法
我對傳統企業進入電商及微電商的一般性觀點,我認為傳統企業首先警惕過左或過右的兩種電商思潮:一種是對電商或微電商等趨勢視而不見,認為還沒有大的成功案例及靠譜的銷量,就不做或極其保守的涉足;也要警惕那種動不動就電商革命的思潮:以后沒有用戶了、只有粉絲了;全公司都要移動互聯網化,沒有傳統企業了,要拋棄傳統舊有的一切了;還有激進的觀點如做電商移動電商、o2o、微商,都要徹底推翻傳統企業流程全部重來,如你生產的商品要全部免費送,只靠所謂生態來賺錢等。這些觀點反而讓傳統企業更無所適從,手足失措。
我的觀點是傳統企業電商或微電商,要用改良的思路做,不能一下子用激進革命的思路來做,這個是符合中國企業實際,也是可落實與執行的。傳統企業聽了太多大師關于互聯網思維及微電商革命的新思想,聽的時候很興奮,微博微信轉發的他們的觀點與文章時候也非常認同,但當回到自己企業去,發現沒有一個觀點可以落實到實際企業運營中,也沒有一個手段可以真正應用到自己的企業運營中去。
傳統企業如何擁抱互聯網?看到很多業界人士都在討論“+互聯網”及“互聯網+”的區別,都是建議傳統企業要“互聯網+”,不要“+互聯網”;都在批評傳統企業進入電商及互聯網用“+互聯網”思路,修修補補,不是徹底革命;而我個人的建議是先“+互聯網”,再“互聯網+”。這個節奏這才是務實、正確的傳統企業擁抱互聯網之路。
傳統企業進入電商及最新的微電商,要注意進入的節奏與具體的方法,本著負責務實的態度來寫本書。所以本書的基本思路是講節奏與方法為主的,正如我的一條微博談到的:
這也是我寫此書的一種初衷:很多將傳統企業進入互聯網及電商,要么太趨勢化,大而空洞;要么太具體到糾纏于電商及微電商的細節,沒有節奏與思路。
因此書的風格是對每個電商主題都給出明確的、清晰的結論,然后說明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該如何做的步驟與節奏,而不從學術角度探討,每句話都言之有物,都可以直接應用到傳統企業電商及微電商的運營中。
而本書對于傳統企業進入電商及微電商的一般性節奏,我的基本思想分三步走,第一步用渠道思維做,多用各種電商渠道及新媒體多賣點貨,在互聯網上取得新經驗;第二步用新的互聯網及電商微電商產品思維做;第三步才是用全新的電商及移動電商的新商業模式做,全面革新傳統企業的流程、組織架構、文化及商業模式;所以本書無論是寫電商,還是移動電商、o2o、微博電商、微信電商、新媒體等,都是按照這個節奏思路來講的:
即先小做渠道,再做新產品,最后做新模式;小步快跑是最合適的節奏。如
一、移動電商:1、做好手機淘寶(天貓);2、實驗性試探性微信商城;3、自有APP(1億規模的大企業);;
二、o2o:1、通過線上推廣到線下店里消費;2、通過現有資源推廣,將線下用戶拉到微信上;3、線上店與線下專賣店互動;
三、大數據:1開始有意識的積累自己的用戶數據及其他運營數據;2運營好這些數據;3運營大數據思路做精準匹配推廣;1億規模以下企業將大數據這個概念剔除,不要考慮這個時髦概念);
四、微信電商:1開微信公號;2動員全體員工做朋友圈及找代理;3第三方微店也開一下,做CRM管理
所以本書的第一個賣點與價值是告訴大家“如何做”電商及微電商的書籍,強調是“如何做”,書籍定位重點是如何做電商及微電商?怎么做微商?在電商及微電商“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中,選擇“怎么樣”做。(不太關注“是什么”及“為什么”)。這樣才接地氣、可落實、具體可執行,符合現在傳統企業的實際。
本書都是都是結論性意見或結論性建議,不做探討,企業可直接使用。對于新的概念與業態;無論互聯網+、移動電商、微商、o2o、大數據、微博微信新媒體等,傳統企業第一步用渠道思維做,即將他們全部視為一個新渠道賣貨,到處入駐;其次才是將他們視為改造商業模式與運營效率的新思維做。這才是最務實、最可執行的方案。
我的一條微博談到
如傳統企業進入微商的節奏:
第一步老板親自加入微商代理,找到一個合適的微商負責人;
第二步:找代理、找團隊;
第三步:賣貨,做轉化成交;
總結來說我對傳統企業如何做電商及微電商的一般思想都是:第一步用渠道思維做,通過渠道多賣貨;第二步用電商及微電商的產品思維做;第三步才用全新的電商及微電商新商業模式做,全面革新傳統企業流程與組織架構等
我也是現在的行內人士中,最早也是最關注微商的人中之一,一方面我創辦的華南電商組織觸電會成員企業中,有10多個微商企業年交易流水過億,我熟悉他們并近距離觀察他們;我自己也是一個微商人,我每天利用自己的微信號,每天服務于大約100人微商人及電商人,幫他們招聘求職招代理等服務,在加上我的親人中很多做微商。所以我對微商的觀察與理解也會更多一些,對于微商這個新出現的電商業態,我每個季度寫一篇關于微電商的最新觀察文章,成為這個行業的風向標與最權威的文章之一;但此書我不僅僅將微商作為微信電商來寫,而是從微電商角度,全面梳理了關于傳統企業做微電商(微商、微信電商、微博電商、o2o等)節奏與方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