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化模式Show上世界舞臺 智能物流的中國機遇引關注
發布時間:2015-09-24 18:02:01
關注中物聯
德國時間2015年9月21日上午,第四屆中德智能城市研討會上,一場題為“智能物流的中國機遇”的演講引起了與會中德專家的關注。
中德智能城市研討會由中國工程院和德國科學與工程院聯合舉辦,源于2012年中國工程院組織開展的《中國智能城市建設與推進戰略研究》重大研究項目。本屆大會以“智能物流 智能城市”為主題,在德國第二大港口港口城市不萊梅舉辦。
大會一開場就把焦點對準了“物流”,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作為唯一受邀的中方企業代表,在“智能城市物流”主題分論壇以《智能物流的中國機遇》為題進行演講。
作為中國物流發展的現實縮影,徐冠巨的演講非常務實。
“這些年來,因為物流,我們和中國200多個城市進行了深入交流。我們發現,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城市越來越繁榮,但‘市長’們卻有一些共同的煩惱,例如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生產性服務業滯后……”徐冠巨表示,這些煩惱的背后,物流是關鍵問題。有關數據顯示,中國有11萬公里高速公路,390多萬公里等級公路,物流基礎設施投資總額超百萬億。然而物流發展水平,相較于德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卻依舊相對落后。徐冠巨認為,問題的核心在于中國公路物流缺乏集約化與信息化的支持,缺乏公路運輸樞紐平臺和信息系統的支持。具體到每個城市,沒有針對公路運輸的智能城市物流中心。“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傳化做的就是為城市打造智能物流中心,為國家建設公路物流網絡運營系統。”
演講中,徐冠巨以成都傳化基地為例,闡述了傳化智能物流給城市帶來的效應。一個平臺,集聚2000多家中小微物流企業,服務制造業和商貿企業50000多家,整合整個大西南85%以上的貨運信息,進行系統運營調度。最終為城市降低物流成本25%以上,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多萬噸。而未來,隨著遍布全國樞紐型城市的公路港平臺的鋪開,這樣的效應發生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城市。
在交流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成幫助介紹傳化物流在中國的發展情況。大會德方主席,德國工程院院士、不萊梅大學赫爾佐格教授,德國工程院院士、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安卡納格教授還就智能物流中信息技術、數據應用等問題進行交流,并對傳化提出的解決方案表示了肯定。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