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2-09 16:53:30 第一物流網
關注中物聯
堪稱北歐第一大港的哥德堡港,在日前的第十屆中國(深圳)國際物流與運輸博覽會上,再一次將其魅力展現給中國市場,前沿的環保理念和舉措,日益豐富的亞洲直航航線資源,吸引著中國企業的關注。那么,哥德堡港的環保措施如何?在對接“一帶一路”商機上,有怎樣的優勢?
大港魅力吸引著來到深圳參加第十屆物博會的朋友們。被譽為森林港的瑞典第一大港——哥德堡港,以其永久不凍港的資源優勢,可持續發展的環保舉措,又一次在展會上大放光彩。它新建的物流園區和實施的環保措施,與本屆物博會的主題“智物流、興產業、暢交通、優生活”不謀而合,彰顯著雄韜偉略的大港風范。
投建園區成為利潤新增點
隨著哥德堡港進出口業務的增長,規模的擴大,對周邊物流配送服務的需求也逐年增加。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倉儲空間、物流服務短缺的問題突出,這也是哥德堡港投資建設物流園的動機所在。
哥德堡港首席執行官馬格努斯表示,在港區周邊興建新的物流園區,是一個巨大的投資,然而,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最大的港口旁建設物流倉儲設施,對很多公司而言,也是一個極為難得的機會。據了解,物流園業主由五家公司組成——哥德堡港務局、NCC、普洛斯、Eklandia和Bockasj?,園區占地一百萬平方米,其中一半的面積,將用作物流倉儲區域。
據介紹,新的物流園區位優勢明顯,緊鄰港口的貨運碼頭,從碼頭到園區僅十分鐘的行車路程,這使該物流園區成為企業經濟高效的運輸、倉儲的理想地點。體量巨大,整個園區的建設將大約到2025年完成,建成后將為社會創造超過2000個就業崗位,解決部分社會問題。
為了一個綠色的地球
哥德堡港在環保可持續方面的項目和成就,一直為行業同仁所稱贊。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率先在岸電系統、水鐵聯運系統及油氣回收設備方面進行投資的港口之一,哥德堡港被譽為是世界領先的環保港口,之前采取的一系列環保措施,逐漸實現了其減少航運業發展對環境影響的初衷。
其中,碳排放量為零的“碳中和”目標,已于今年完成。哥德堡港通過對太陽能電池板、沼氣、集中供熱等環保舉措的投資,將排放減少到最低限度,而碳中和指標達成的其余部分則通過購買中國的風電來真正實現。
其實,從總體上來看,哥德堡港的碳排放量在整個港口行業中并不算大,然而,它卻制定了嚴苛的目標用以保護環境。正如哥德堡港首席執行官馬格努斯所說,“實現碳中和目標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這不僅僅是對環境保護工作的擔當,也是對我們合作伙伴的承諾。”
據了解,碳中和目標也是哥德堡港的長期環保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其他的各項舉措還包括對使用環保燃料船只的港務費減免,岸電服務的推進,液化天然氣的使用等等。“我們希望發揮我們的作用,在生態環保方面,和我們的合作伙伴們一起,努力尋找航運業綠色發展的新方向。”馬格努斯說道。
除碳中和外,硫排放量也有了顯著下降。據來自哥德堡港的測量數據,自2015年歐盟更加嚴格的硫排放標準生效之后,哥德堡港船舶的硫排放量已經下降了80%。
在應用新能源方面,哥德堡港也在積極得行動著。今年初,經過了長達兩個月的改裝作業后,全球首艘甲醇動力船—— Stena Line 旗下渡輪 Stena Germanica 號完成動力改裝,并在哥德堡港和德國基爾港之間投入運營。甲醇作為清潔能源之一,運用該動力作為船舶主燃料,可以輕松的減少碳、硫等的排放,從而保護大氣,這個項目獲得了來自歐盟 “Motorways of the Seas” 的倡議和支持。
此外,哥德堡港還為過港的船只提供液化天然氣的加油服務,并出臺新的港務費征收規定,減免30%的費用,用于鼓勵船只使用液化氣。同時,港口也同鹿特丹港合作,相繼出臺了液化天然氣加油的新的規定。規定允許貨船在貨運碼頭進行液化天然氣的加油作業。事實上,不僅針對岸上的加油作業,在海上的液化天然氣加油也在此規定的范圍之內,例如加油作業的安全地帶管理、天氣、供油船、加油船、碼頭協作等方面,都包含在新的操作規程內。
哥德堡港副總裁兼銷售總監孫麥克先生告訴《現代物流報》記者,在園區環保措施方面,哥德堡港新建的所有物流園區倉庫,都是按照國際最高標準建造的,包括環保及效率。而且,到港口掛靠的船舶如果達到行業要求的環保標準,港口會給一個優惠的折扣,以鼓勵更多的船舶關注可持續發展。
哥德堡港對于環境保護的舉措,正如克理達總裁所說,哥德堡港愿意成為環境保護領域的領導者,他們一直努力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為創造一個更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地球貢獻力量。
對接“一帶一路”促亞歐新合作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的深入推進,中國和歐洲的商貿物流也將呈現新面貌。不過,在海上絲綢之路上,哥德堡港早已與中國保持著友好的商貿往來,雙方攜手發展,在港口商貿、環保可持續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績。
早在1994年,哥德堡港就同上海港簽署了友好合作協議,從那時起,哥德堡港就與上海港一起成長,攜手合作。20年來,哥德堡港達到了百萬量級的吞吐量,而上海港更是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港口,2013年吞吐能力超過3377萬個標準箱,2014年更達到3520萬個,再次創造了新的紀錄。2014年12月,雙方在上海舉辦了合作20周年的慶祝儀式。
2015年,哥德堡港與中國的合作更為緊密。8月,瑞典和亞洲之間新的直航服務開通,該航線由G6聯盟運營,每周一次掛靠哥德堡港APM碼頭和集裝箱碼頭。這標志著在瑞典和中國的直航貿易方面又增加了一個新的溝通渠道。
據了解,該航線首航是在8月28日,從哥德堡開往中國青島,運輸產品主要為森林產品、鋼鐵和機械等。瑞典進口產品主要包括服裝、電子、食品、白色家電和工業部件。該航線為循環航線,從青島、上海、香港、鹽田港,經由新加坡、鹿特丹、漢堡、格但斯克到哥德堡港,再經由安特衛普、南安普敦、新加坡、鹽田港回到青島,周轉集裝箱可達14 000個TEU (20英尺集裝箱)。
此外,哥德堡港今年在汽車出口方面,重新獲得沃爾沃汽車對華出口資格,再次成為沃爾沃汽車對華出口港。新增的出口目的地包括中國,俄羅斯和芬蘭。對于哥德堡港而言,這一舉動將會使每年的港口出口汽車數量增加約30,000輛。為此,哥德堡港在汽車碼頭設立了全新的服務項目,即由比利時船運公司承運的,目的地為俄羅斯、芬蘭的航線,以及目的地為中國的海上接駁航線。
中國是瑞典在亞洲的最大貿易伙伴,也是瑞典的第十大出口市場。就集裝箱貨物而言,中國是瑞典迄今為止在世界上最大的目的地。2013年,瑞典對中國的出口總額為39.5十億瑞典克朗。這相當于3.6%的全國出口總額。出口產品包括汽車零部件、鋸木產品、工業零部件、鋼鐵和造紙。瑞典從中國進口的產品主要為消費品,包括服裝、電子產品和家具。在2013年,進口總額的53.4十億瑞典克朗,相當于瑞典進口總額的5.1%。
在瑞典,約有65%的集裝箱吞吐量都是經過哥德堡港進出的,在整個地區哥德堡港是最重要的樞紐港。其強大的吞吐實力,藉由其接駁的廣泛的鐵路運輸網絡,每天24個班列的全封閉鐵路貨車,為貨主們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造就了哥德堡港令人驚喜的優異業績。
同時,孫麥克也指出,中國正在實行的“一帶一路”戰略,對中國與哥德堡港商貿物流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也將有效促進哥德堡港口的整體發展。孫麥克對《現代物流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今年8月份開始,中國和瑞典每天有兩個直航的班輪,未來與中國的商貿往來將會更加的頻繁。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