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讓路能上樓,首款機器人“快遞小哥”來了
發布時間:2016-09-02 09:39:28 浙江在線-錢江晚報
關注中物聯
你能想象,一個物流機器人敲開家門時的興奮嗎?很快,這樣不可思議的時代就要來了。昨天,一款名叫“小G”的末端配送機器人走進人們的視線。據介紹,這是國內第一款機器人快遞小哥。
小G,身高1米,相當于3歲兒童的身高,胖乎乎的“身體”里,能裝10~20個包裹。作為一臺陸地機器人,小G的行走速度平均1米/秒左右,跟人類差不多。
發布者菜鳥網絡的實拍視頻顯示,只要通過手機APP向小G預訂服務需求,它便會規劃最優配送順序和配送路徑。在手機端,你可隨時隨地查看包裹的最新位置,坐等小G上門后,掃描一下它身上的碼,裝包裹的抽屜自動彈開,取出包裹,合上抽屜,簽收完成,就可跟小G說再見了。
看起來很完美對嗎?可是這一路上,小G遇到障礙物怎么辦?工作人員解釋,得益于強大的算法,小G可以“看到”周邊的復雜環境,并在系統中重建自己所看到的多維世界。也就是說,走在路上,當探測到障礙物,原路徑無法正常通行時,小G會重新調整規劃路線。
小G能送包裹上樓嗎?其實,小G不僅能識別路上的行人、車輛,它還可自己乘坐電梯。和電梯系統打通后,小G可操控電梯,到達目標樓層。它甚至還可感知到電梯的擁擠程度,是絕對不會跟人搶電梯的。
當它趕到時,用戶本人不在怎么辦?首先,當小G快到時,它就會提前提醒用戶。當它抵達指定位置時,用戶恰巧不在,它會善解人意地稍等幾分鐘。
會不會有人不小心拿錯了包裹,甚至惡意錯拿多拿?工作人員解釋,用戶掃碼后,小G抽屜彈開,方能取出包裹。而當抽屜合上時,小G會自動檢查剩余包裹。一旦發現異常,它會提醒用戶重新操作,如果用戶拒不執行,小G就當場發出警報。
中國快遞市場之大有目共睹,去年的包裹量超過200億件,快遞量居全球第一。菜鳥網絡CTO王文彬認為,按目前增速,這個數字很快會突破1000億。面對這個龐大且快速增長的市場,解決最后一公里成為行業制勝的關鍵。亞馬遜曾憑借無人機來完成“最后一英里”送貨服務。而這次,菜鳥網絡希望通過一臺在陸地上行走的機器人,將包裹全自動的配送到用戶的家門口。
據了解,目前這款機器人正在阿里總部熟悉環境,屆時數臺機器人將協同運作,在數十萬平方米的阿里園區為上萬名員工提供智能包裹投遞服務。強大的數據、計算能力和生態構建能力是菜鳥網絡的優勢。因而,小G不僅是中國自主研發的首款送快遞機器人,也是全球物流行業最先進的機器人之一。那么有了小G,是不是以后就見不到快遞員了?
菜鳥小G總設計師陳俊波希望,未來小G將幫助快遞員緩解末端配送壓力。小G更多地被運用在封閉的園區、小區,幫助快遞員將包裹送上樓。他表示,小G將會不斷升級,擁有更多應變自如的能力,未來除了送包裹,小G將運用在生活的更多方面。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