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9-20 11:32:21 第一物流網
關注中物聯
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的占有率以及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車已經不再僅僅是秀給別人看的虛榮,而是一種真實的自我價值觀表達。對于新中產階層而言,購買新能源汽車,不僅是出行的一種選擇,更是“新公民意識”的體現,也是對自然的關注、對社會的責任,外觀時尚、品牌力強、技術成熟的進口新能源車型自然成為新中產階層的選擇。
影響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三大主要因素
據北商研究院汽車產業研究所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消費調查顯示,自2013年開始至今,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推廣開始由公共服務領域轉向擴大私人消費市場。目前有2.8%的新中產階層已購買了新能源汽車,雖然新能源汽車購車人群比例不大,但有意購車的被調查者已達到30.2%。
通過對消費市場的調研發現,國內新能源汽車現有車主中有著很多“70后”和“80后”人群,他們收入水平普遍較高,以企業中高層和白領為主,這一類人恰恰是新中產階層的主力人群。這些人中超過一半的年齡在31-40歲之間,近六成為中高層管理人員和公司白領;平均家庭月收入超過1萬元的比例達到87%,平均為3萬元。
而對新能源汽車有購買意向的潛在用戶則較為年輕,“80后”占比五成以上,他們大多數是首次購車,重視家庭,會全心投入苦干,對自己的人生有明確的目標規劃。
新中產階層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節能減排、降低成本功能持積極態度。50.3%的已購或準備購車的新中產階層認為,“節能環保性”是他們接受新能源汽車的首要原因。其次是“政府補貼優惠”和“使用、保養成本低”,分別占到32.9%和16.8%。此外,90.8%的新中產階層表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目的是“城市短距離代步”,表明電動汽車較低的續航里程契合市區私人交通行駛需要,頗受新中產階層青睞。
由于北京市只認定純電動產品為新能源汽車,因此進口以及合資公司的產品具有一定優勢,寶馬i3、特斯拉、騰勢等品牌成為新中產階層的首選。這主要是得益于進口合資品牌在技術積累和供應體系的優勢,特別是在電機、電控、電池相協調方面,保持了較好的實際續航里程。
從調查結果來看,對于猶豫觀望或者不準備購買以及放棄購買的新中產階層人群,“充電不方便”、“續航里程短”以及“技術不成熟,質量和安全擔憂”成為影響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三大主要因素。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