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三通一達年報核心數據,發現了一些微妙的情況
發布時間:2017-05-02 09:06:09 中國郵政快遞報
關注中物聯
29日凌晨,圓通速遞發布了2016年年報,至此,中國快遞“五股”全部完成了首份年報的發布。
在快遞市場風起云涌的背景下,無論是發展模式還是產品結構都類似的“三通一達”的發展情況如何?小編對四家企業中的幾項關鍵數據進行了對比,結果可能會改變一些人對當前快遞市場格局的看法。
對比之前,首先需要說明的一點是,與順豐年報統計整張直營網絡的數據不同,采取加盟制的“三通一達”年報并未將加盟網點的營收等納入統計范圍,更多的只是體現總部的發展情況,所以“三通一達”的年報并不能完整的反映其整個網絡的運營發展情況。
.jpg)
2016年營收和利潤對比
先看“三通一達”的營收和利潤對比情況。
數據顯示,2016年,圓通以168.18億的營收領跑“三通一達”。其次為申通、中通和韻達,三家的營收均不過百億。
在營收增幅方面,中通增幅最高,超過60%,韻達以45.44%的增幅緊跟其后,申通增幅最低,不足30%。
在凈利潤方面,中通突破20億元,而其余三家相差不大,均在11-14億元之間。在凈利潤增幅方面,韻達表現最為可喜,增幅達到120.87%,圓通超過90%,申通增幅也有65%的高增長,但仍是“三通一達”最低。
綜上得知,中通的利潤率最高。不過有分析稱,中通的高利潤數字背后可能會存在中美會計準則的差異,尤其是對一些資產類的會計處理上會造成部分差異。
韻達的發展后勁強勁,雖然營收和利潤目前處在“三統一達”的最底位置,但是增幅和利潤率卻位于前列。
此外,作為“三通一達”中成立最早的申通,無論是營收增幅還是利潤增幅都已經落后于其他三家企業,有被身后的韻達超越的可能。不過,目前的申通正在進行著多項改革,這一局面可能會迎來改變。
.jpg)
一季度營收利潤對比
除在美國上市的中通之外,在國內上市的快遞企業于近日也發布了一季報。
一季報顯示,圓通的營收仍然高于申通和韻達,但是在凈利潤方面已經沒有了任何優勢,與韻達一樣,同為2.79億,低于申通的3.22億。
圓通一季度的低迷還體現在營收和凈利潤的增幅上,均只有7%左右,遠遠低于申通和韻達的增幅。
至于圓通一季度低迷的原因,年報中沒有說明。不過眾所周知的是,進入2017年的圓通曾連續陷入多個“風波”,一季度的低迷或許與此有關。
與圓通的低迷形成對比的是韻達,其在一季度的營收增幅和凈利潤增幅均在35%以上,高于圓通和申通,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
.jpg)
業務量對比
比起營收和利潤,各快遞公司在2016年的業務量更是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去年“雙11”,曾有兩家企業紛紛宣稱自己業務量行業第一,引發不小的爭論。
在企業發布的2016年報中,圓通、申通、韻達均公布了各自的業務量,分別為44.6億件、32.6億和32.14億。
中通一直沒有正式對外公布其業務量,據相關媒體報道,中通2016年的快遞業務量約是45億件,2015年的快遞業務量約為29.5億件。
由此得知,2016年中通和圓通的業務量仍舊難解難分,差距極小。值得注意的是,中通的業務量增速要高于圓通約17.4%,因此中通當前的業務量有很大概率超越圓通。
不僅是中通和圓通難解難分,申通和韻達在業務量上同樣如此,申通2016年業務僅僅比韻達高出了4600萬票,而在業務量增速方面,韻達幾乎是申通一倍。依照如此增速,韻達的業務量超越申通只是時間問題。
除了“三通一達”之外,順豐的2016年業務量為25.8億件,日均突破700萬票,而百世官方曾稱其日均業務量突破800萬件,天天官方則對外稱業務量突破500萬件。
因此,2016年主要民營快遞的日均業務量排名依次為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百世>順豐>天天。這七家快遞企業的業務總量也占了全國的70%以上。
.jpg)
利潤分配對比
本月初,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曾痛批上市公司不分紅現象,并稱要對不分紅的“鐵公雞”嚴肅處理。
作為上市公司的五家快遞企業,其分紅情況也值得關注。
年報顯示,圓通是上市快遞公司最“大方”的,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0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總額為4.23億元,占當年公司凈利潤的30.85%。
韻達、申通和順豐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在1-1.17元之間(含稅),均占當年公司凈利潤在一成左右。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營收、利潤和業務量的排名并不能反映一個企業的總體實力。
俗話說的好,“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對于快遞企業來講,只有服務第一,才是消費者認可的第一。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