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19 09:05:05 中國水運網
關注中物聯
法國《歐洲時報》編譯稱,過去幾十年以來,德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集裝箱船隊。20英尺高的集裝箱,是過去德國作為“世界出口冠軍”的標志,但根據全球知名船舶數據提供商倫敦Vesselsvalue機構近日提供給德國媒體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10年里,因為德國航運企業過度負債以及產能過剩,中國已經超越德國,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大集裝箱船隊的國家。
德國《世界報》報道,根據Vesselsvalue提供的數據顯示,中資擁有的集裝箱船隊價值在過去十年中不斷增長,已經達到了214億美元,而德國目前所擁有的集裝箱船隊價值187億美元。報道指出,這一數字包含仍然未遞交的訂單,中國航運公司目前擁有76個訂單,價值41億美元,相比之下德國僅有29份訂單,價值5.91億美元。這反映出中國航運公司正在持續訂購大型集裝箱船,而德國企業普遍喜歡訂購中型集裝箱船。
報道指出,德國在該領域的領跑者——赫伯羅特船舶(Hapag-Lloyd)合資公司已經“獨木難支”,因為該國最大的船舶融資機構HSH Bank被收購,同時,德國商業銀行廣泛退出。德國航運商目前很難獲得融資,德國已經遠遠落后于全球領先的航運商及投資者。 ?
另一方面,據專家預計,備受中國青睞的大型集裝箱船只將主宰歐洲與亞洲的區域間貿易。報道指出,這些船只將像“公交車”一樣連接中國與歐洲,大型集裝箱船一次最多可在6個港口裝卸,同時在貨運時間上也有很強的保障。
報道指出,除了2008年和2009年之外,海洋貿易的發展在過去幾十年中一直在穩步增長, 2018年的漲幅預計會有2至4個百分點。同時,據德國海運協會的消息稱,該行業為德國經濟貢獻了300億歐元的產值。
報道認為,德國正失去在全球海運中的影響力,不過,除了中國外,日本、丹麥、希臘以及新加坡等國在集裝箱船隊“身價榜”上距離德國還有一定差距。
此外,在商船“身價”排名上又是另一番景象。盡管備受經濟危機影響,希臘以100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一,其石油貨船(357億美元)為這一排位貢獻巨大。緊隨其后的是日本、中國、美國、新加坡、挪威、德國。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