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2-14 09:31:07 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關注中物聯
當今社會物流向集約化配送模式發展,使得卡車消費向一大一小兩端發展,最后一公里配送用車已經成為新的增長點。在這種情況下,購買高質小卡產品成為用戶的新追求。
什么樣的小卡產品最能給用戶帶來利潤呢?那就是江淮轎卡X5。
“第二屆尋找車極限”組委會了解到,江淮轎卡X5百公里油耗比同類產品低1.15L,每公里節省油費0.085元。按日均行駛150公里計算,每年可省4653元,5年可省2.3萬元,10年可省出1輛車。
2018年12月6日,在“第二屆尋找車極限”活動發布會上,經過組委會調查組實地調查和組委會專家團審核,江淮轎卡X5獲得“第二屆尋找車極限”活動中的“2018賺錢小卡之王”殊榮。
.png)
.jpg)
轎卡設計理念提升舒適度
“這車裝有8寸液晶屏,真皮坐椅,轉向助力,還標配ABS,開起來操控性和舒適度非常不錯。”對于江淮轎卡X5,來自太原的魏師傅如此評價它。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80、90后甚至00后司機的出現,使得他們對車輛本身的駕乘舒適性和運輸效率也有著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僅追求時尚,而且注重產品的品質、整車的性能和可靠性,更青睞動力足、承載強、通過性好、舒適安全的微卡車型,江淮轎卡X5就是針對這一情況順勢而生的產品。
“當初選車時,我一眼就被江淮轎卡X5的造型深深吸引住了。”魏師傅表示,江淮轎卡X5全新設計的凸頭駕駛室設計理念獨特,車身環繞式腰線讓車輛氣質非凡,更加時尚,水滴形霧燈展現出威儀而不失灑脫的氣質,整車應用黃金比例分割,質感十足。
.jpg)
在內飾方面,江淮轎卡X5駕駛室2070mm的車身高度和1500mm肩部內寬帶,滿足了駕乘人員更寬敞更大的空間體驗,8寸大屏潮范兒十足,球頭式檔位、四向調節空調出風口、可調大燈、4揚聲系統以及電動車窗、真皮坐椅等智能化配置讓其更像一款轎車,非常的舒適。
動力強勁省油更省錢
“江淮X5雖然是小卡,但動力性能并不差。”魏師傅表示,江淮X5搭載的是1.5L五菱柳機LJ4A15Q發動機,最大功率為83KW,最大扭矩147N.m。
魏師傅進一步表示,這款車可以拉2噸貨物,百公里油耗只有6.4升,比其它品牌車輛省1.15升油。如果按照車輛日均行駛150公里來計算,一年可省下油費4653元,10年可節省一輛新車。
“我當時購車花了5萬多元,回本只用了7個月左右,江淮X5確實給我們用戶創造了不少經濟價值。”魏師傅認為,除了經濟省油之外,江淮轎卡X5底盤在承載性與舒適性上也讓用戶比較喜愛。江淮X5框架結構車架抗扭能力強,抗彎強度大,采用高功率密度齒輪的后橋,承載能力可達2噸,后橋速比為4.875,匹配EPS電子助力轉向系統,轉向輕。
為更貼近用戶需求,江淮X5貨箱由原來的3.1米拉長到3.5米,達到更多承載量的要求。
.jpg)
“我們使用的車輛經常在城市內的街巷穿行,特別是很多地庫都限高,對車輛的通過性要求很高,”表示,江淮轎卡X5整車車身長5500mm,寬1700mm高2070mm,所以不用擔心下不了地庫或者進出不了小巷子。整車軸距2850mm,轉彎半徑小,容易調轉車的方向。因此,江淮轎卡X5在城市配送中狹窄路段也能輕松穿行,尤其是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進出地下室可以不再受限高所困,非常適合用于城鎮中短途運輸。
標配ABS讓駕乘更安全
“江淮轎卡X5標配ABS系統,讓車輛安全性更高。”表示,江淮轎卡X5通過側圍、A柱強鋼和高強度板筋和防撞桿,給乘員360度無死角安全保護,更是采用高強鋼激光拼焊技術的卡車車型,在安全方面大大優于同級競品車型。
.png)
同時,江淮轎卡X5使用前盤式制動,讓制動更平穩,制動力矩增長較和緩,可有效縮短剎車的距離。標配的ABS系統可在緊急制動時,有效提升車身穩定性,即使載滿重貨的情況下,方向也可控,避免甩尾發生危險。
定位于同城配送及城郊物流專家的江淮轎卡X5,不僅為卡車用戶提供了高品質同城配送,更是帶來全新的駕享體驗。最為關鍵的是,江淮轎卡X5更是給廣大用戶帶來了更多的利潤空間,成為用戶選擇最重要的關鍵點。此次獲得“賺錢小卡之王”的榮譽稱號,可以說是眾望所歸。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