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4-28 08:55:18 浙江物流網
關注中物聯
從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鐵路局”)獲悉,為進一步加大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改革力度,4月10日鐵路調圖后,京津冀區域再增11對萬噸貨運列車。
新增運能來自唐呼線(唐山—呼和浩特)。目前,唐呼線萬噸列車達到39對,列車運行間隔縮短為10分鐘。據鐵路部門測算,新增萬噸貨運列車后,相當于每日減少近2000輛重載車輛運行。
去年以來,北京鐵路局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積極踐行“公轉鐵”戰略部署,京津冀區域貨物運輸“公轉鐵”步伐大大加快。
去年5月20日,一列萬噸列車緩緩??控S潤西站,由北京鐵路局唐山機務段首次擔當牽引值乘任務的唐呼線灤平東至曹妃甸西萬噸列車正式開行。自此,京津冀區域每日開行20對萬噸貨運列車。此后,通過優化調整運力,萬噸貨運列車每日開行28對,截至今年3月25日,北京鐵路局唐山機務段共完成8786對萬噸列車的牽引運輸任務,累計運輸煤炭9225.14萬噸。
除增加運力外,北京鐵路局還積極整合社會資源,構建綠色物流體系。去年6月12日,首趟“公轉鐵”進京建筑材料專列駛入大紅門貨場,北京鐵路局構建的建筑材料進京綠色物流體大通道項目正式落地。該項目是依托鐵路干線運輸和北京市內鐵路線路、場站等優質資源,圍繞北京民生物資和國家戰略儲備物資“運、倉、配”需求,建設首都綠色、智慧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開通后,相當于每天直接減少近1000輛大型貨車在京津冀范圍內的運輸。
北京鐵路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三年建筑材料進京“公轉鐵”綠色物流項目,還將逐步擴展延伸至承德、易縣、張家口等主要進京建筑材料原產地。以目前北京市建筑市場每年共需建筑原材料(砂石)約一億噸為參考,如果全部改為“公轉鐵”運輸,每年將減少近300多萬輛大型貨車對大氣的污染,同時又有效確保了首都建設急需的建材物資供應。
2019年以來,北京鐵路局加強鐵路貨場向配送中心轉型升級,積極探索搭建開放共享的“智慧物流信息平臺+綠色集疏運網絡”新模式。
今年1月23日,京津冀區域內首個鐵路綠色物流配送基地——大紅門綠色物流配送基地在大紅門車站正式啟用。該綠色物流配送基地設計存儲量4000噸,年吞吐量24萬噸。
大紅門綠色物流配送基地正式投入運營,實現了民生物資在涿州集結,通過小編組列車定時運輸至北京大紅門基地,為服務首都人民生產生活物資需求提供了綠色大通道。
據介紹,大紅門綠色物流配送基地,是北京鐵路局打造開放共享的“智慧物流信息平臺+綠色集疏運網絡”,建立“外集內配、綠色聯運”物流新體系的又一具體新舉措。今年,鐵路部門還計劃環北京建設和打造一系列樞紐和集配中心,緩解京津冀區域交通壓力、減少大氣污染。進一步強化京津冀萬噸列車,綠色建材進京,煤炭、礦石等大宗貨物“公轉鐵”等,最大限度增強多種交通方式的密切銜接,減少京津冀區域載重車輛數量和尾氣排放。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