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6-18 09:55:27 經濟參考報
關注中物聯
收到揀貨任務,規劃最優路線,前往指定區域,引導工人快速找到位置、準確挑出商品,而后繼續前往下一個目標地點,直到完成當前訂單所有商品的揀選——繁瑣的物流揀貨流程,在“Bee Robot”一套連貫動作下似乎顯得較為輕松。
這是前不久發生在中國義烏科技創業園的一幕。“Bee Robot”是一款最新研發的物流機器人,目前是中國物流機器人初涉日本市場的代表之一,已與日本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人工智能技術落地本身很有挑戰,它在物流業的應用令人印象深刻??偟膩碚f,‘Bee Robot’做得很不錯。”看完機器人操作的演示,法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馬拉特(Stéphane Mallat)評價道。
“在機器人應用之前,工人們推著小推車在上萬平方米的倉庫內揀貨,一天走上‘半個馬拉松’是非常有可能的事。”在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副總裁寇宇眼中,這不僅提高了人工成本,更是對工人倉庫揀貨熟練度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
顯然,“Bee Robot”沒有人類的這些負擔和“煩惱”。該款機器人能有效降低倉庫工人的工作強度和錯單率,同時提高揀貨效率,可替換式的載貨托盤適用多種形狀貨品,方便工人對其部署移動,避免了工人為一個訂單滿倉庫跑的尷尬局面。
與此同時,“Bee Robot”并不“嬌貴”,對倉儲基礎設施改造要求小。據介紹,相比傳統導航機器人,該機器人系統不需要電線、磁條,無須對建筑物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啟動速度也更快。
從2017年開啟研發工作以來,“Bee Robot”已經歷了六代更新改造,實驗樣機得到了日本客商青睞。研發人員向記者透露,經測試,相對于傳統倉庫,該系統揀貨效率可提高兩倍以上,適合物流勞動力緊張的發達國家倉配市場。
近年來,中國快遞物流業發展迅速。2018年“雙11”當日,中國電商巨頭天貓物流訂單量突破10億大關,十年來增長了3800多倍。中國主要電商企業當天共產生快遞物流訂單13.52億件,同比增長25.12%。業內人士認為,在行業需求刺激下,物流人工智能技術得到了快速更新。豐富的應用場景帶來的龐大數據積累、技術迭代效率是中國機器人企業的優勢之一。
菜鳥網絡高級技術專家李建軍表示,新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將優化包括機器人在內的多種物流要素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持續為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帶來普惠、極致的物流體驗。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