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8-25 10:04:00 中國新聞網
關注中物聯
歐盟24日公布優惠原產地規則一攬子改革措施,以此助推歐盟“泛歐—地中海”鄰國經濟復蘇,并為歐盟企業開辟新市場。
歐盟委員會當日發布公告通報改革內容。歐盟現以原產地規則判定貨物“國籍”(由哪國制造),當中優惠原產地規則因與關稅優惠、關稅配額、反傾銷和反補貼、保障措施等貿易措施直接掛鉤,在對歐貿易中舉足輕重。
公告顯示,本輪優惠原產地規則改革涉及歐盟“泛歐—地中海”20個鄰國及地區,除冰島、挪威、瑞士、列支敦士登和法羅群島(丹麥海外自治領地),還包括土耳其、埃及、以色列、約旦、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地中海沿岸國家,阿爾巴尼亞、波黑、北馬其頓、黑山、塞爾維亞、科索沃等西巴爾干國家及地區,以及格魯吉亞、摩爾多瓦、烏克蘭等歐盟“東部伙伴關系國”。
公告指歐盟委員會擬定的改革措施共有21項,意在讓優惠原產地規則更加靈活和方便,推動“泛歐—地中?!眳^域經濟一體化和貿易便利化,重點包括在原產地貨物生產和加工環節引入“完全累積”規則,即貨物可在上述20個國家及地區分散生產和加工,最終對歐出口仍可按優惠原產地規則享受關稅優惠。
此外,歐盟擬允許更多非原產材料參與原產地貨物生產和加工,將非原產材料占比由10%增至15%;計劃取消“禁止退稅”規則,在原產地貨物享受關稅優惠時,允許用于制造貨物的進口材料退稅;在物流環節,將把現行的“直接運輸”規則改為更靈活的“非操縱”規則,并將簡化海關簽發原產地證書的程序。
公告援引歐盟委員會負責經濟事務的委員真蒂洛尼的話說,歐盟此舉意在加強與“泛歐—地中海”鄰國的經貿往來,促進區域一體化,同時冀望幫助黎巴嫩等國經濟復蘇和重建,支持歐盟企業開辟新市場。
歐盟統計顯示,2019年歐盟與上述20個國家及地區的貿易總值為6770億歐元,約占歐盟全年優惠貿易總值的一半;歐盟委員會表示,如24日公布的改革措施在歐盟理事會順利獲批,新規則料于明年上半年在一些國家生效。(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