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5-14 14:29:25 《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
關注中物聯
2020庚子年,風云突變,各行各業面臨市場洗牌,不少企業身陷生死邊緣。這一年,上海九曳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曳供應鏈”)也面臨極大的經營危機,一方面,資金鏈告急;另一方面,因前期快速發展導致的管理粗放,造成極大的成本浪費。如何扭轉這一困局?時任九曳供應鏈聯席CEO的王瑞采取四方面措施,力挽狂瀾,經過一年時間的轉型與變革,帶領九曳供應鏈重回平穩發展軌道。
資金鏈一度告急
自2014年創立以來,九曳供應鏈定位于B2C冷鏈倉配一體化服務平臺。在2020年之前,九曳供應鏈的發展順風順水、一路高歌,很快成為冷鏈物流領域中的佼佼者。公司依托5年多的生鮮冷鏈運營管理經驗,開發和擁有了獨立的數字化信息系統,具備了整合全國優質冷鏈物流資源的能力,搭建了“去中心化”的智能生鮮電商倉儲配送網絡,為原產地生鮮農產品客戶提供“供應鏈快速通道”。
2020年初,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九曳供應鏈遇到公司創立以來前所未有的危機,經營狀況急轉直下,一度非常嚴峻。
一方面,去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九曳供應鏈的全部倉庫一直處于封閉狀態,無法開展業務,但倉庫租金已經提前支付,人員工資還需照常發放,導致現金流吃緊。另一方面,由于此前多年九曳供應鏈發展迅猛,導致管理較為粗放,包括缺乏精細化管理和科學化決策等,同時又沒有時間審視和解決這類問題。王瑞舉例說,比如,前些年在未對市場供需進行精細化測算的情況下大舉布倉,導致九曳供應鏈規模超過8000平米的青島倉,在疫情下就出現了可怕的“空倉”現象,造成極大的成本浪費。
當時,公司不得不延緩工資發放,并導致一些員工人心渙散,部分員工因此離職。面對這一局面,王瑞首先帶領團隊對于公司倉儲業務出現虧損并導致危機的原因進行了全面梳理。
倉儲業務出現虧損
九曳供應鏈主要有倉儲、鮮運(干線運輸)和鮮配(落地配)三項業務,但當時只有倉儲是虧損狀態,另兩項并未虧損。“但也就是倉儲這一項業務虧損,對九曳供應鏈造成了很大的經營風險。”王瑞指出,倉儲業務虧損原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倉儲成本高。與B2B冷鏈業務成箱出入庫相比,B2C業務進出庫更為復雜。“由于B2C業務需要揀貨,需要預留操作空間,為了方便人工取貨使得貨架高度受限,種種因素造成B2C倉儲成本遠高于B2B。”王瑞進一步分析指出,從倉儲領域常用到的面托比(托盤數量/倉儲面積)就可以說明兩者之間的顯著區別,B2B倉儲的面托比為1.2~2,而B2C倉儲的面托比為0.6~0.8,僅這一項就導致其倉儲成本相差兩倍左右。
二是B2C冷鏈業務存在明顯周期性,受“雙11”“618”等類似電商旺季影響較大。“由于有明顯的淡旺季,使得電商大促期間往往會出現爆倉現象,但平時又存在空置率高的問題。”王瑞表示,這種波峰波谷非常明顯的倉儲狀態,勢必會增加成本。
三是人工操作復雜。通常而言,B2C業務倉儲SKU相較B2B更多,后者出入庫都可成箱,而B2C則多出一道分揀環節。由此又導致兩個問題,一是分揀和包裝需要人手,從而增加人力成本;二是包裝缺少標準化,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對此,王瑞列舉冰激凌的倉配業務來加以說明:由于冰激凌的含奶量不同,所需的制冷溫度也不同。當前,冷鏈配送大多采用‘干冰+冰塊’的組合方式致冷,而干冰的成本是冰塊的10倍左右且制冷效果遠高于冰塊,“在一個泡沫箱內,如何對‘干冰+冰塊’的數量進行優化組合,公司缺乏標準化的操作依據和流程,只能由包裝人員根據經驗進行確定。”
“四招”扭轉乾坤
情急之下,九曳供應鏈首先急需續血。在充分看好公司發展前景的前提下,遠洋資本決定增資。早在2016年,遠洋資本就對九曳供應鏈進行了投資,成為九曳供應鏈的重要股東。去年4月增資后,遠洋資本成為九曳供應鏈的大股東。
與此同時,王瑞作為遠洋資本的董事總經理,臨危受命開始兼任九曳供應鏈聯席CEO,同時還派出CFO、HRD跟他搭班子,扭轉九曳供應鏈的困局并開啟轉型發展。
“遠洋資本經過對行業大量研究之后,充分看好公司發展前景,并決定增資。”4月21日,王瑞向《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介紹,具體出于四方面原因:首先是九曳供應鏈長期主攻的B2C冷鏈物流,被遠洋資本視為社會剛需,本身是一個發展潛力巨大的賽道;二是九曳供應鏈經過六年發展,在行業內已經擁有自己的業務經驗、IT技術、運營能力和人才集聚能力,占據著一席重要位置;三是九曳供應鏈的發展模式與遠洋資本旗下最新獨立出來的遠洋物流發展布局有互補效果,未來可以實現合作共贏;四是從企業社會責任的角度考慮,冷鏈物流已成為日常生活和社會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在擔任九曳供應鏈聯席CEO以來,王瑞針對九曳供應鏈出現的幾大經營問題,提出并實施了一系列的轉型措施。
第一,注入資金。針對九曳供應鏈的現金流告急問題,遠洋資本及時“續血”,不僅穩定了內部軍心、留住人才,并得以支付應付款項,維護住了九曳供應鏈的市場口碑和客戶穩定性。
第二,縮減公司固定開支。具體從三方面著手:一是裁減冗余人員。“通過對人員全面審核,將人力成本從原來的每月1000萬元左右壓縮至500萬元。”二是縮減辦公區域,由原先的兩層減至一層。三是退租虧損倉庫,向輕資產轉型。“對于空置率很高的倉庫及時止損,即使賠償違約金也要退租。”王瑞表示,截至目前,九曳供應鏈僅在北上廣深武等五地擁有7個核心倉,其余倉庫均已改為加盟倉。
第三,梳理客戶,削減虧損業務。過去,九曳供應鏈存在不少SKU量大的小客戶。“這部分客戶在九曳供應鏈的運營過程中是不賺錢的,甚至賠錢,所以我們要削減掉這部分業務。”圍繞客戶梳理的問題,王瑞提出,除戰略合作客戶之外,其余客戶要保證合作期間毛利潤為正。由此,公司客戶數量從原先的500余家縮減至100余家。
第四,啟動內部改革,具體有三項措施。一是轉型倉儲業務模式。原先九曳供應鏈的倉儲業務為B2C模式,去年開始轉型為B2C+B2B共存模式并在今年年初得以實現,由此使得公司各倉庫目前的滿負荷率達到80%左右,并且70%為B2C倉儲、30%為B2B倉儲。王瑞透露,“公司倉庫整體的面托比由此提升到了1~1.2左右,降低了托盤成本。同時,兩種模式的合并還有利于電商大促時緩解B2C爆倉的問題,平時亦可降低空置率,避免成本浪費。”二是優化操作流程,王瑞帶領團隊從去年開始在倉庫現場用掐秒表的形式來測算入庫、分揀、打包、出庫等環節所需時間,并根據測算優化操作流程。“通過測算,我們發現,每人每秒的成本為4分錢,所以通過優化操作流程,節省的每一秒都相當于降低成本。”三是引入新技術提升效率,遠洋資本引入大量先進技術,包括用AI技術協助人員管理并優化揀貨路線,利用四維技術抓取貨物數據從而生成貨物擺放方案等。王瑞表示,公司未來還會在技術上持續加碼,并重點關注能夠提效降本的技術。
除了在倉儲業務方面做文章,遠洋資本也開始在九曳供應鏈的鮮運和鮮配上下功夫。他表示,“在鮮運方面,過去九曳供應鏈只做自身業務,但未來會向社會開放業務;在鮮配方面,九曳供應鏈也開始涉足社區團購領域,下一步計劃通過收購的方式與區域性城配冷鏈企業開展合作。”
經過一年時間的改革與沉淀,九曳供應鏈目前已回歸平穩發展。“發展方向已經明了,下一步將在提升貨量上發力。”王瑞預計,今年九曳供應鏈的物流營收將達到5億元,力爭創下公司物流營收的最高紀錄、實現毛利潤為正。
“未來,九曳供應鏈將會繼續得到遠洋資本的大力支持。遠洋物流地產也將與九曳供應鏈開展更加深入的合作,由九曳供應鏈負責運營管理遠洋物流地產的倉儲項目,兩者之間進行市場化的結算。這樣的合作方式有助于風險分攤,實現雙方共贏。”對于九曳供應鏈的未來發展,王瑞充滿信心。而完成公司“急救”重任的他,已于今年年初卸任九曳供應鏈聯席CEO的職務,放心的將主要精力轉向遠洋資本的管理運營。
作者:席悅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