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3-10 14:16:16 中國郵政快遞報
關注中物聯
快遞物流行業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綠色發展是一道必答題。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帶來涉及綠色物流、小微企業融資、民用應急物資儲備以及居家養老等方面的多份建議。在談及綠色物流時,他建議將綠色化發展納入物流多個環節,開展碳足跡認證,并呼吁快遞物流企業多角度、成體系地持續推進包裝減量化、標準化、循環化,以自身網絡增強有用垃圾的回收體系建設。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也是未來中國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物流服務貫穿于社會經濟活動的各個領域,倉庫、配送中心、港口、運輸車輛船舶飛機等物流基礎設施,每天消耗巨量能源、產生大量碳排放。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物流交通能耗已占全社會總能耗的20%以上。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能源消費量在2018年就已達到了4.36億噸標準煤,二氧化碳排放量約7.7億噸。
為全面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各項決策部署,更好推動高質量發展,張近東建議將綠色化發展納入物流行業倉儲、運輸、包裝、回收全鏈路的多個環節,通過開展物流業碳足跡認證,打造綠色新基建,構建減碳生態。
如何實現精細化管控?張近東表示,政府可以組織相關機構結合碳價格體系,從橫向和縱向兩方面構建物流行業的全鏈路碳足跡系統。在橫向上,建立單倉、單運輸線路、單網點的碳排放量賬本,如同運營成本一樣,明確每個運營單元的營收平衡貨量,以保障單位碳排量下的最大物流作業量。在縱向上,明確單票碳排放量,等同于單票成本,以此作為物流企業競爭力衡量的核心指標。
怎么構建綠色物流新生態?張近東建議,通過信息技術應用,提升信息的流轉效率,同時,通過IoT、大數據、AI等技術,如倉網、運網規劃、庫存部署、路徑規劃等,提升倉、運、配等環節的運作效率,以效率提升降低能耗。物流園區可以加大屋頂光伏發電設備的應用,滿足園區運轉及電力運輸車輛的充電需求。干線運輸環節,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網絡貨運平臺的集約效益,提升滿載率;另一方面,推動公轉鐵優化市場運輸結構,同時,盡可能采用電動車或燃料電池車。
綠色包裝也是構建減碳生態的重要一環。目前,快遞包裝在減量化、標準化、循環化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快遞包裝在生產、使用、回收處理各環節尚未形成標準體系,各企業的快遞包裝使用型號未統一,難以共享。而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郵政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到2022年年底前,基本建立覆蓋全面、重點突出、結構合理的快遞綠色包裝標準體系。到2025年,快遞包裝領域全面建立與綠色理念相適應的法律、標準和政策體系,形成貫穿快遞包裝生產、使用、回收、處置全鏈條的治理長效機制。
針對這一現狀,張近東建議,快遞物流企業要多角度、成體系地持續推進包裝減量化、標準化、循環化。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對包裝耗材做精細化資產管理,同時對包裝耗材的尺寸進行計算和推薦,以提高包裝耗材利用率。包材企業在商品包裝設計上盡可能做到循環利用,材料選擇上要環保、可回收。相關企業要利用自身網絡建立廢塑料、廢紙等可回收垃圾的回收系統,減少塑料生產的排放量。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