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2-11 14:16:23 經濟參考報
關注中物聯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6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14萬家。“小巨人”企業中超八成分布在集成電路、航空航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鏈上,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相關領域企業數量近5000家。
記者獲悉,相關部門將研究制定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的指導意見,出臺優質企業培育指導意見,持續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培育支持力度,推動專精特新群體“擴面、提質、強鏈”。
近日,我國新型運載火箭長征十二號在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將兩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由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銀河航天研制的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就是其中之一。“商業航天正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新引擎,政策利好、廣闊市場空間驅動我們抓住太空‘新基建’的發展機遇。”銀河航天聯合創始人劉暢說。
眼下,不少“小巨人”企業正競相布局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在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前來此處采集數據的客戶絡繹不絕。客戶只需對照提詞器朗讀一段文字,并配合做出一些肢體動作,再提供3至5分鐘的真人口播視頻,硅基智能就能運用這些數據結合AIGC技術,生成一個超高擬真度的數字人形象,全程僅需十幾分鐘。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領域“小巨人”企業數量近5000家。2024年有146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進入全球獨角獸榜,占我國獨角獸企業數量的43%。從創新能力上看,“小巨人”企業平均研發投入占比達7%,是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的2.6倍。
賽迪顧問高級分析師段瑞琛認為,一方面,國家鼓勵企業投入新興企業、未來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優惠和支持。另一方面,市場對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憑借其專業化、精細化等能力,可以滿足特定領域的需求,開辟新的增長空間。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單忠德近日在2024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上表示,將進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支持體系、梯度培育體系、優質高效的服務體系,研究制定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的指導意見,出臺優質企業培育指導意見,建立覆蓋“選種、育苗、培優”企業成長全周期的統一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更好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多地紛紛通過融資促進、創新支持、數字化轉型等多方面舉措,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布局新產業新賽道。例如,北京提出推動大企業聯合中小企業深化數智技術應用,圍繞人工智能、機器人、商業航天等前沿新興領域和未來產業方向,引導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浙江計劃于2025至2027年,聚焦該省“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以及重點產業鏈、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領域,通過財政綜合獎補方式,分三批次重點支持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