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0 09:53:18 新華社
關注中物聯
國務院總理李強10月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關于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落實情況匯報,部署拓展綠色貿易的有關舉措,研究進一步做好糧食和農業生產工作,審議通過《生態環境監測條例(草案)》和《對外使用國徽圖案的辦法(修訂草案)》。
會議指出,物流在暢通國內大循環、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發揮著重要基礎支撐作用。要持續推動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加快建設供需適配、內外聯通、安全高效、智慧綠色的現代物流體系,深化貨物運輸結構調整,加強多式聯運管理制度、規則標準協調銜接。要加大物流倉儲設施等領域投資,優化布局、完善功能,加快物流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改造。要推進物流數據開放互聯,推動人工智能等與物流深度融合,促進物流數智化發展。要加大對物流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短期融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動物流主體做強做優做大。
會議指出,發展綠色貿易是促進貿易優化升級、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建設貿易強國的重要舉措。要加快完善綠色貿易政策制度體系,加強與產業、科技、財稅、金融等政策銜接協同,為綠色貿易發展營造良好環境。要提升外貿企業綠色低碳發展能力,推動企業開展綠色設計和生產,建設綠色貿易公共服務平臺。要拓展相關產品和技術進出口,加強國際交流與溝通,加快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綠色低碳產品、技術和服務標準體系。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協同抓好糧食生產,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收,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要強化底線思維,加強部門協作,再接再厲抓好秋收秋種,統籌做好種子、化肥等農資保供穩價。要充分發揮政策性收儲托底作用,支持市場化主體加大收購力度,切實保障農民收益。要用好農業救災資金,做好保險理賠,努力減輕農民因災損失。
會議指出,要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健全天空地海一體化監測網絡,完善監測標準和規范,加強監測數據質量管理,為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會議指出,國徽是國家的象征和標志。要進一步強化公民、組織的國家意識,在對外交往中嚴格按規定范圍、方式、程序使用國徽圖案,切實維護憲法權威和國家形象。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