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8 10:15:21 中物聯電子產業供應鏈分會
關注中物聯
互利共贏 和合共生 開創電子產業國際化新局面
——在電子產業供應鏈國際論壇上的致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總經濟師 崔忠付
2025年9月16日
尊敬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九月鷺島,海風輕柔,暖意盎然。很高興和大家相聚在對外開放前沿窗口、電子信息產業重鎮——廈門,聚焦全球協同、共創共贏,共同探討電子產業供應鏈的發展之路。首先,我謹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向出席本次論壇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作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電子信息制造業歷來是我國關注的重點領域。電子產業的國際化也是會議和各項政策聚焦的核心話題。近日,工信部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電子信息制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指出,要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一方面要增強電子信息外資企業在華長期發展信心,另一方面要指導出海企業健康安全有序開展對外投資、開拓國際市場。4月召開的2025年全國電子信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業會強調,要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營造可持續的安全發展環境,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當前,全球電子產業供應鏈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科技飛速發展推動電子產業快速迭代,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為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動力和創新空間。另一方面,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沖突等不確定因素,給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和安全帶來了巨大沖擊。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合作、實現共贏,不僅是電子產業供應鏈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使命,需要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共同努力:
一、加強技術合作,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創新水平。加大研發投入,鼓勵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攻克半導體、高端裝備和軟件等核心領域技術難題。加強全球范圍內的技術交流與合作,促進成果共享與轉化,提升整體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
二、優化布局,增強供應鏈穩定性和可靠性。注重多元化、區域化和全球化相結合,一方面要繼續加強與發達國家在高端電子產業領域的合作,推動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提升我國電子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要積極拓展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產業合作,構建更加均衡、穩定的全球供應鏈格局。
三、推動數字化轉型,提高供應鏈效率。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必然趨勢,要加快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在電子產業供應鏈中的應用,實現供應鏈的可視化、智能化和協同化,優化庫存管理、物流配送和生產計劃,提高企業運營效率,提升供應鏈整體競爭力。
四、加強國際交流,強化人才支撐。要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與國際供應鏈組織合作,開展人才交流項目,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同時,積極引進海外高端人才,為電子產業供應鏈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我相信,本次論壇將為我們提供一個絕佳的交流平臺,也希望各位嘉賓借本次機會深入探討、加強合作,共同推動電子產業供應鏈的高質量發展。最后,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關于召開第三屆電子信息產業供應鏈年會的通知
- 中國公路物流運價周指數報告(2025.11.21)
- 蔡進出席2025年(第二屆)中國有色金屬行業貿易物流高質量發展論壇
- 2025第十一屆醫療供應鏈大會在上海舉行
- 馬增榮:共筑韌性智慧供應鏈 共赴健康中國新征程
- 團體標準宣貫: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46期——《醫院院內醫療器械物流服務質量評價》《骨科耗材物流服務規范》兩項團體標準宣貫
- 2025汽車物流行業年會在重慶召開
- 國家標準《藥品冷鏈物流追溯管理要求》 (GB/T 46204-2025)解讀
- 國家標準《物流服務合同準則》 (GB/T 30333-2025)解讀
- 國家標準《物流單證基本要求》 (GB/T 33449-2025)解讀
- 中物聯發布2025年10月政策輯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