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應用企業簡介
福建中郵物流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隸屬于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倉儲、封裝、高密度揀選、理貨、加工、運輸配送和信息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物流企業。 公司以一體化精益物流、區域配送、貨運代理、分銷與郵購等四大板塊為主要業務發展方向,依托和發揮中國郵政兩網三流的資源優勢和百年郵政的良好信譽,堅持至誠至信,精益求精的經營理念,采用先進物流運作模式和技術手段,努力為客戶提供個性化、量體裁衣的完善物流解決方案。 福建中郵基于福建當地興盛的鞋服行業,和自身優勢為諸多品牌提供一體化物流服務并形成合作戰略伙伴。
公司資質與榮譽
·中國物流示范基地和中國物流最具影響力企業——中國物流與采購協會
·連續四年保持中國物流百強企業前三甲(2004-2006和2008)——中國交通運輸協會
·被福建省經貿委認定為“2007-2008年度福建省示范物流企業”
·通過“4A”物流企業認證評估和專業倉儲“TAPA”?。良壵J證;
公司規模
網絡資源優勢
·倉儲:300多萬平米倉儲和中轉處理場地
·網絡:11個集散中心,31個省級分撥中心
·全國300多個城市,1800多個縣鄉網點
·系統:先進的信息系統,與企業實現無縫對接
·陸運:物流專用車 6102 輛,汽車郵路1.5萬條
·航空:郵政運輸飛機16 架,航空郵路1070條
·鐵路:火車郵廂387輛,火車郵路155條
主營業務
結合郵政資源獨特優勢,運用第三方物流的經營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福建中郵將物流服務定位于多批次、高時效、高附加值、小批量、小體積、小重量的物品為主,重點為電子通訊、汽車配件、醫藥、煙草、食品、服裝等行業的知名企業提供個性化、專業化、高層次的一體化精益物流服務。通過參與客戶的供應鏈管理,根據客戶需求,可制定從訂單處理、運輸、倉儲、配送至庫存管理、客戶服務、退貨處理、代收貨款的端到端的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實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三流合一”的供應鏈管理服務。
生產支持性服務
·巡回取貨
·VMI虛擬庫存管理
·JIT原材料準時入廠
倉庫服務
·WMS系統個性化模塊改進與對接
·原材料、配件、成品的倉儲管理
·拆箱理貨、分揀、包裝
運輸與配送服務
·鐵路、公路、航空運輸、多式聯運
·門對門深度分銷
·貨品逆向、橫向調撥
增值服務
·倉儲布局規劃
·貨品翻新
·庫內整燙、貼標
·貨品移動查詢
·供應鏈融資
二、企業實施信息化前存在的問題
根據福建中郵物流近年來快速增長的業務需求,現有信息系統已不能滿足高速增長的業務管理需求,需要具備倉儲作業、運輸可視化、運輸在途全程跟蹤、財務計費結算等業務一體化信息管理,滿足福建中郵自身業務的個性化需求增長,同時兼顧多項目共管、并可集成多種現有業務的物流信息管理平臺,在沒有實用系統之前其突出存在的問題如下:
1. 基礎數據管理較為混亂,業務流程也存在多樣性,形成不統一的管理;
2. 公司管理層無法直接得到準確的業務報表,對整個公司的經營狀況無法第一時間進行分析決策;
3. 各職能部門之前業務交接、配合也存在較多的問題,導致數據延遲甚至不準確。
三、應用企業實施信息化的難點與解決
在荊藝軟件為福建中郵進行信息化系統定制與實施過程中,福建中郵的業務板塊多樣化,業務服務要求精細化、業務數據傳遞復雜化、業務控制準確化等要求成為系統建設的難點,其中建議通過自有研發的供應鏈管理系統,結合福建中郵現行業務板塊,分別定制具有各板塊可獨立互聯但同時業務板塊間的數據可互相傳遞影響的信息架構,為福建中郵實施信息化過程起到關鍵作用。
物流信息化整合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企業內部信息資源的整合,提高物流運作的自動化程度和物流決策的水平,企業通過內部信息整合,實現業務的優化管理和業務財務一體化管理;第二個層次是將信息化系統拓展到供應鏈上下游,為上下游廠商、客戶、供應商開發信息化跟蹤查詢、信息反饋的物流管理模塊;第三個層次是伴隨物流產業面向供應鏈管理的系統快速發展,資源、市場和信息的整合推動了物流信息化平臺。
根據福建中郵信息化建設的需求,結合荊藝軟件在物流供應鏈信息系統的成功實施經驗,確立福建中郵信息化系統的定位如下:
1. 建立集成的企業信息化平臺
在現有的國際經濟體制下,企業的客戶對象種類繁多,業務合作伙伴也會涉及各方面,合作伙伴中,上游有客戶,下游有貨運公司,還有銀行等,因此其信息化建設絕不能孤立存在于企業中,福建中郵信息系統建設應立足于供應鏈的思維,貫徹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主導的企業理念,通過技術信息平臺整合行業資源,深入開發各種相關的信息資源,并在相關領域做到信息資源共享。
2. 以客戶為中心建設信息系統
在進行信息化的全過程中,應注意人在整個信息系統中的作用和態度。貨主、客戶對物流的“及時性”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隨著作為客戶的企業大力引入信息技術,建立信息系統,這要求物流業者的信息技術應該水平也要不斷提高,與不斷進步的客戶同步成長。
3. 信息化與物流再造結合
物流的信息化首先是一個流程再造的過程,物流的成功必然伴隨著業務和管理流程的再造,不能局限在一個純技術范圍來研究。要解決產業的整個系統優化、流程改造、經營管理理念等問題,信息系統需要集成。
四、信息化主要效益分析與評估
在宏觀方面,福建中郵信息化建設項目的成功上線,通過福建中郵生產管理系統能夠從訂單錄入開始進行全流程的業務數據控制管理、業務運作監控管理、業務結果分析改進等業務層面的信息管理,通過管理過程中對數據的傳遞,對業務的控制、對財務的分析達到福建中郵業務流、財務流、信息流等多層面互動,為福建中郵滿足現代化生產物流所需要具備的信息管理能力提供了全面支持。
根據信息化系統管理能力的提升導致業務能力的提升,幫助福建中郵在整體企業核心競爭力方面提供了一個層次,為福建中郵逐步在供應鏈一體化過程中體現出具有現代物流的特性的物流管理能力奠定了基礎,同時為公司在未來市場競爭中所具備的先進的物流管理理念與管理能力、先進的供應鏈管理基礎等提供核心支持。
在微觀方面,福建中郵生產管理系統的上線很好的解決了以往公司內部物流管理混亂、物流節點繁雜、物流控制薄弱、物流資金浪費第二個多種癥狀,以統一的物流管理思路,滿足業務板塊龐大、客戶管理統一、物流運輸方式優化、物流環節縮減、物流費用節省等物流需求。為福建中郵滿足構建整體物流、整體信息平臺的要求做出了貢獻。通過信息平臺管理進行優化的企業業務流程后,為福建中郵市場競爭模式、物流運營模式改變提供了基礎。
五、信息化實施過程中的主要經驗與推廣意義
1. 信息化需要雙方高層領導的高度重視與支持;
2. 調研前需要做充分的準備,各崗位關鍵用戶需全程參與,按計劃執行,調研內容需充分、詳細;
3. 分析用戶的需求,不光看需求描述,從需求出發把用戶要解決的業務還原,再提供對應解決方案。
4. 實施解決方案要針對企業業務進行數據建模分析,然后形成新的業務流程框圖和操作思路說明
5. 實施過程需要合理的控制用戶需求及需求變更管理
6. 要有良好的工作備忘錄
六、下一步的改進方案、設想與物流信息化的建議
1. 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化建設服務,為上下游客戶、承運商提供增值服務,達到與福建中郵三者之間進行互動、信息共享等。
2. 建設移動端操作平臺,可以隨時隨地查詢、反饋訂單信息。
3. 物流運輸全程可視化信息建設,給客戶、承運商能實時監控當前訂單狀態;
最新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