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簡介:
湖北信通通信有限公司是中通服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2007年由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并在香港上市。公司前身為湖北郵電器材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有著近60年發展歷史的國有企業,在通信業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公司現有全部從業人員307名,其中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占比達91%,具有中、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及職業資格54人。
公司具有多年的信通物資物流運作經驗,先后被評為國家AAAA級物流企業、國家五星級倉庫、中國倉儲服務金牌企業、湖北省重點物流企業、并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物流綜合實力位居業內前列。
公司在湖北省內擁有超過80000余平米標準化倉庫,10000平米室外堆場及40余輛專業運輸車輛;擁有占地2000平方米檢測中心,建有電氣、高壓、物理、化學等12個專業通信產品檢查實驗室配備158臺/套價值1千余萬元的專業檢測儀器設備。具有CMA計量認證及CNAS實驗室認證資質。
公司定位為“信息行業云倉服務和集成供應鏈服務領導者”,并深入貫徹“上善若水”的乙方文化,圍繞“創新、包容、堅韌、信賴、伙伴”的核心價值觀,進一步開拓創新,提升能力、強化管理,鑄就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卓越績效企業。
二、 項目背景情況介紹
為建設完善的物流運輸信息化資源共享平臺,使企業達到信息共享的現代化辦公模式,高效協同工作,湖北信通定制研發引入TMS運輸管理系統,及輔助功能EPOD 手機APP電子回單管理系統,微信提送貨預約功能,經過前期設計和后期的不斷優化,從訂單到結算的全流程運輸業務已全面上線,并與公司已成熟運行的WMS倉儲管理系統進行業務無縫對接,打造一整套物流電子化信息系統操作平臺。
.jpg)
圖2-1 系統集成
三、企業信息化需求特點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快速發展和公司對先進的信息化系統的高度重視,針對自身物流企業運輸業務的特點,我們需求構建一套適應和促進企業發展需要的信息化運輸管理系統,將物流運輸發生的一切相關信息進行實時準確的線上統計、掌握與控制,數據共享,信息實時更新,實時對運輸服務質量進行管理和監控。
1.滿足企業內部對物流運輸流程的更加精細化、規范化、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2.改變過去復雜、低效的手工辦公方式;
3、整合優勢運輸資源;
4、高效進行車輛調度;
5、實現訂單全流程可視化;
6、數據分析基礎支撐:通過信息化數據的采集,為加快決策響應能力,實現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處理能力,為企業的管理和決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據,從而滿足企業成本管理細化的要求,給客戶提供更精準化、信息透明化的一站式的供應鏈服務體驗。
四、TMS運輸管理系統平臺的實施方案
1、TMS運輸管理系統功能模塊的構建:
本著鏈接物流運輸業務中客戶、承運商、物流管理方發貨人到收貨人的全流程環節的功能訴求與管理邏輯,制定從“運輸訂單模塊”、“運輸指令模塊”、“訂單跟蹤模塊”、“回單管理模塊”、“承運商KPI考核模塊”到最后“結算對賬模塊”的系統構架(如圖4-1):
.jpg)
圖4-1 系統構架
2、根據我司對信息化運輸系統的發展目標,經過幾次積極討論,對TMS運輸管理的系統進行了建設與功能應用開發,并于2017年10月開始上線試運營,大力推廣公司全員對TMS物流運輸系統的展開深度優化工作,經過4個月的不懈努力,創建出湖北信通物流管理系統的專屬運輸操作平臺。
.jpg)
圖4-2 主界面
運輸訂單處理功能模塊:新建和接收運輸訂單,然后將訂單提交運輸調度,運輸任務全部線上操作、訂單跟蹤全程可視:
.jpg)
圖4-3 客戶訂單界面(新建運輸訂單)
運輸指令功能模塊:運輸調度根據訂單信息生成運輸指令(提貨、干線、派送),對相同的運輸任務進行合并,并向承運方發送運輸指令,以便承運方安排車輛,及時響應。此模塊可以確認:提貨日期、訂單日期、運輸類型、系統訂單號、客戶訂單號、起始地、發往省份、目的城市、收貨方名稱、數量、件數、重量、體積、聯系人、承運方名稱、車號、聯系方式、承運單號、干線運輸件數、干線運輸重量、干線運輸體積、單價、運輸費、送貨費、卸貨費、其他費用、合計、未付費用、回單、提貨承運方、車牌號碼、車輛類型、提貨費用、其他費用、合計、未付費用、派送方、車牌號碼、車輛類型、卸貨費、其他費用、合計、未付費用、裝卸隊名稱、金額、備注、員工費用、其他費用、應付合計。承運商可以在線上收到運輸指令信息及運輸計劃,并完成線上的運輸計劃動作。
.jpg)
圖4-4 運輸指令界面(生成運輸指令)
訂單跟蹤功能模塊:承運方在此模塊反饋訂單的運輸狀態,上傳回單影像件并可及時記錄異常情況,方便各單位查詢最新的訂單運輸信息。此模塊能提供訂單號碼、客戶訂單號、客戶、收貨方、提貨承運方、提貨車牌號碼、干線承運方、干線車牌號碼、派送承運方、派送車牌號碼、訂單日期、提貨運輸日期、干線運輸日期、訂單狀態、當前跟蹤、到站日期、到貨日期、干線發貨單號、干線車輛類型、起運地、目的地、開單網點等信息。24小時信息未更新,系統紅色預警功EPOD也可同步對訂單進行跟蹤上傳。整個運輸跟蹤環節中,承運人根據貨物在途信息分別完成提貨、裝車、在途,到站、送達,簽收等環節信息。做到整個運輸過程狀態共享,過程可控。
.jpg)
圖4-5 訂單跟蹤界面(跟蹤訂單)
回單管理功能模塊:承運方上交回單原件后,在此模塊做相關記錄,為考核承運方提供數據支持,各單位也可實時查閱回單情況,集成無紙化管理。
該模塊的主要功能為完成簽單原件返回系統確認,根據各簽單返回時效進行簽單的跟催及管理,對接近簽單返回時間的單據進行跟進。本模塊為了適用單量增加的需求,可以采取掃描槍掃描TMS簽單的二維碼,從而完成簽單原件返回的確認,并同時從系統打印出簽單批量返回接收確認清單,避免了之前手工制作簽單交接清單的繁瑣工作,且提高了效率。
.gif)
圖4-6 回單管理界面
承運商KPI考核功能模塊:系統會將各項考核指標和考核標準在TMS系統進行了設置,承運方的各項運營指標進行匯總、統計,承運方KPI考核有詳細數據支撐,更客觀,更公正的對承運商進行KPI考核、更準確可信客觀。
.jpg)
圖4-7 承運方考核界面
報表模塊:生成客戶賬單、承運方賬單和裝卸隊賬單管理,及各項目的收入及成本分析對比各方結算數據更精準、詳細、可靠。
.jpg)
圖4-8 對賬單界面
運輸成本核算功能模塊:此模塊供承運方錄入運費,申請費用,成本核算人員審核費用,對每一個運輸指令進行審核,保證運費結算的準確和及時。費用請求、成本結算系統管理線上除了收入賬單和成本核算功能,還具備很多報表統計功能,如各承運人月度,年度貨量分析,各條運輸線路的貨量分析。審核工作,數據更為嚴謹及時。將結算合同價格植入系統,從而實現費用的自動結算。并且根據系統設置的簽單返回才允許結算的原則進行運輸成本的審核。
.jpg)
圖4-9 運輸成本核算界面
后期計劃延伸計劃:前端的延伸計劃:運輸訂單和客戶的銷售或采購訂單系統對接,自動采集運輸指令。后端的延伸計劃:將TMS系統采集的貨物跟蹤信息,簽單電子影像信息,簽單返回狀態信息自動反饋至客戶的系統,或者以郵件、短信、微信的方式告知到客戶,供客戶實現運輸全流程的可視化。
車輛管理:此模塊記錄車輛信息和駕駛員信息,記錄車輛GPS運行軌跡,記錄車輛維護、保養、保險、加油、證件等情況,并及時提醒;分析車輛創收和運營情況,為駕駛員提供安全培訓。
五、企業經濟效益分析
1、企業效應
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的強大數據庫操作系統,達到覆蓋物流運輸的全流程,滿足了高效率物流運輸的管理需求,從而提高作業的精準度,有效控制運輸的每個環節;減少大量的手工臺賬,人力資源得到了合理化分配。
.jpg)
.gif)
.gif)
圖6-1 流程改革前后對比
(1)人力成本效益
客服人員從TMS實施前的7人減少為2人,結算人員從實施前的8人減少為2人,直接減少人力成本150萬元/年,同時數據準確性大幅提升。
(2)運營管理成本效益:
通過訂單處理系統功能、訂單跟蹤系統功能、簽收單電子回傳功能的應用大幅降低了企業在運營管理中的成本投入,據不完全統計,相較于實施前2017年10月年至2018年3月間,相較于往年同期運營管理成本累計下降20%。
(3)人員效能提升:
2017年三季度運營職能人員18人,商務銷售人員4人;2018年一季度,運營職能人員10人,商務銷售人員12人,運營職能人員占比下降44.4%,大量人員輸送到業務拓展崗位,提高了企業的市場能力。 2017年三季度營業額1150萬元、2018年一季度營業額2033萬元,運營職能人員人均效能提升320%。
(4)整體運作、全面協同:
利用TMS運輸管理體系,規范化管理,授權設置嚴謹細致,分工明確協同順暢,效率提升顯著;為企業的物流運輸部門、承運商以及核算工作提供了統一的協同工作平臺。
(5)運輸全程自動化:
從訂單計劃、承運商選擇、訂單跟蹤和EPOD簽收,實現全程自動化處理,提高整體的運營能力。
(6)承運商及路線分配優化:
通過系統將公司整體業務進行集中化整合并合理化分配,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可積極配合客戶完成一些特定的運輸要求,提升客戶滿意度。
(7)運輸過程透明化:
通過物流系統平臺,可有效的監控運輸質量,實現了對運輸過程全程可視化管理。讓物流企業的管理者和執行者可實時管控業務運行狀況,掌握準確的信息,提高企業對潛在風險的管控能力,系統可以提供準確的數據作為業務支撐,可達到高效率、高品質的完成物流整體運作。
(8)數據信息安全性和追溯性:沒有使用TMS前,各項信息都是分散在各操作人員,數據的安全性和可查詢及追溯性無法得到保障。
2、社會效益
(1)物流產業由勞動“勞動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產業轉型的社會示范作用:
物流行業不再以低廉的勞動力運輸為主要盈利方式,而是以信息化為手段專注于“微笑曲線”的頂端,實現優勢資源整合及自動化智能化的運營管理,實現用戶體驗的持續優化,實現物流行業的高附加值服務的社會示范效益。
(2)產業整體供應鏈的優化效益:
現代信息技術在物流活動中的不斷開發和應用。將先進的物流信息技術廣泛地應用于物流運作的各個環節,以提升企業或整個物流行業的運營效率和效益水平,實現物流資源的全面優化,從而實現整體利益的獲得。物流業務信息化運作能力可以用來衡量該物流企業業務水平的重要指標,物流的信息化建設加快了社會物流行業的發展,將傳統物流與信息化技術相結合,將形成新的物流行業核心競爭力。
六、后續發展與規劃
隨著互聯網發展和AI技術的成熟,一切都在向智能靠攏,物流行業也得趕趟,迎接智慧物流時代的來臨。今后將增加信息系統在手機端的運用,通過開發的APP除了增加下單功能,還將強化以下管理:
1、車隊管理
開發的APP除了能跟蹤位置和接收交通信息,還可以提高車隊管理工具性能從而提高貨物運輸經營水平。車隊經理可以在線分析由司機代表的日志,實時監控其當前位置。當系統預測可能遭遇風險時,APP將自動提醒司機。同時,APP可實現車隊自動化管理,管理省心又有效,
2、定位跟蹤
目前卡車位置跟蹤一般有兩類:蜂窩網絡和衛星。蜂窩網絡覆蓋范圍廣,意味著所使用地區連接要求高。通過移動網絡將車輛位置發送到服務器,實時可知當前位置。當網絡不可用時,數據則被存儲在存儲器,并在搜索到網絡的情況下被傳輸。對于衛星來說,用GPS追蹤器或利用駕駛員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或其他設備來追蹤車輛是最簡易的辦法。GPS追蹤器從衛星的位置信息出發,連接移動網絡,建立溝通渠道,將信息傳輸到服務器接收器。
更具體地說,全球定位系統不僅能夠傳輸車輛的位置信息,還能獲取更多的信息,例如,網絡覆蓋的信息,燃料量,發動機溫度,壓力等等。
3、貨物跟蹤
貨物跟蹤對運輸公司是有意義的,因為他們需要在某種程度上控制他們的庫存。通過庫存,我們了解貨運,裝載貨物的單位和貨物。如果你能跟蹤一輛汽車,你也可以跟蹤一輛拖車的駕駛室。結合汽車位置與庫存管理,針對目前哪個項目是在哪個車上,作項目與車輛的協調。在這種情況下,可識別確切位置。
4、道路行為數據
交通信息內置的全球定位系統做的不僅僅是簡單的跟蹤,它還可以解剖駕駛員的道路行為數據,提高駕駛安全性。同時,司機通過歷史信息和現場使用,實時更新信息,根據每日記錄總結出公共交通的不同區域狀態,彌補主流地圖無法顯示的實際情況,比如道路建設維護、事故、道路交通不便等。
最新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