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9-04 10:54:35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
關注中物聯
近期,蘇寧易購發布2018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上半年蘇寧實現營業收入1107.86億元,同比增長32.29%;實現商品銷售規模為1513.19億元(含稅,下同),同比增長44.63%,保持遠超行業的增速。上半年蘇寧易購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9.9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57.38%,顯示其經營效率不斷提升、盈利能力繼續加強。
去年三月,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全國兩會上正式提出智慧零售理念,其核心觀點是,不管傳統實體零售,還是電商企業,都需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向智慧零售轉型。去年底,蘇寧啟動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定下“三年兩萬店”發展目標。
如今大半年過去,大開發戰略進展如何?在8月30日晚間發布的2018年半年度報告中,蘇寧易購對其智慧零售體系中的線下布局情況做了重點披露。
半年新開各類門店將近1900家,這樣的速度,在蘇寧歷史上未曾有過,在整個零售行業中也處于前列。
行業弱復蘇,蘇寧快增長
2018年上半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4%,比去年同期增速放緩1.0個百分點,其中二季度增速比一季度下降0.8個百分點,消費品市場繼續保持弱復蘇的態勢。
在此背景下,蘇寧卻實現了遠超行業的增長速度。半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1-6月,蘇寧易購實現營業收入1106.78億元,同比增長32.16%。
整體來看,蘇寧易購上半年商品銷售規模達1512.39億元,同比增長44.55%。其中線上部分增速尤其可觀,2018年上半年蘇寧易購線上平臺商品交易規模為883.22億元,同比增長76.51%,其中自營商品銷售規模634.53億元,同比增長53.40%,開放平臺商品交易規模248.69億元,同比增長186.71%。
利潤方面,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利潤總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9.33億元、60.03億元,同比增長1822.41%、1959.41%。若不考慮出售阿里巴巴股份帶來的利潤影響,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4.02億元,同比增長37.95%。
線下極速布局,半年開店近1900家
在互聯網人口紅利見頂的情況下,近年,包括阿里巴巴等曾經的純電商企業都在大舉進軍線下。
數據顯示,1-6月蘇寧共計新開各類自營門店1152家,涵蓋家電3C家居生活專業店、蘇寧紅孩子母嬰店、蘇鮮生超市、蘇寧小店、蘇寧易購直營店等不同業態。
作為蘇寧渠道下沉的重要抓手,以加盟模式落地的蘇寧易購零售云店亦在快速推進,半年新開726家店。
截至6月30日,蘇寧易購擁有各類自營及零售云加盟店共5578家。
蘇寧方面表示,線下依托蘇寧易購廣場、蘇寧易購生活廣場、蘇寧易購服務站、蘇寧小店以及蘇寧電器、母嬰、超市、極物、汽車等專業店面,和集團其他體系開發的蘇寧影院、體育旗艦店,對消費需求形成全面覆蓋,滿足各種體驗型、便利型的購物需求;結合線上蘇寧易購網上平臺、蘇寧小店APP、蘇寧拼購APP、蘇寧易購天貓旗艦店,可為用戶提供海量商品選擇和極致購物體驗。
在零售體系之外,蘇寧依托集團在文化、體育產業方面的資源,如視頻影視、足球俱樂部、賽事轉播版權等,已經形成完整的消費生態,提供了長期發展的持續動力。
蘇寧易購表示,基于大開發戰略目標,下半年將穩步提升向農村市場和新興市場的覆蓋,極速布局蘇寧小店,大規模開發蘇寧易購廣場,為電器、母嬰、超市等專業店發展建立平臺。
在7月份舉行的內部會議上,張近東強調,年內開店5000家的目標,必須“不折不扣完成”。
業態創新,門店趨向互聯網化
蘇寧的線下布局,在驚人的開店數量之外,業態創新同樣重要。
比如蘇寧小店,這是整個智慧零售線下場景中最貼近用戶的一環,是蘇寧全品類、全服務理念落地的重要載體,更是技術與流量資源的出口和入口。
蘇寧零售集團副總裁、大快消事業群總裁卞農此前表示,蘇寧小店是蘇寧智慧零售的重要載體,結合各地正在推進的“智慧社區”建設,定位為社區居民的“共享廚房”,功能與一般的便利店不同,首先是要滿足百姓柴米油鹽尤其是對生鮮的購物需求。
蘇寧小店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近”,覆蓋百姓生活最后1公里甚至幾百米,同時要做最懂百姓需求的服務平臺,離用戶的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都最貼近。
蘇寧小店和傳統便利店的另一個重要區別,就是它的線上線下融合的智慧零售模式,卞農說:“按照我們的設想,今后蘇寧小店線上線下銷售之比應該達到2:1甚至3:1。也就是說大部分的交易是通過網上下單、快速配送來完成。”
除了蘇寧小店、蘇鮮生超市這樣的全新業態,受益于門店互聯網化升級,一些相對傳統的業態,也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如蘇寧易購直營店深耕三四級市場,依托數字化工具加強精準營銷,豐富商品品類,提升經營管理能力,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報告期內可比門店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4.74%;蘇寧紅孩子母嬰店經營模式則逐步探索成熟,經營質量穩步提升,報告期內可比門店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9.08%,進一步奠定了在垂直領域的優勢地位。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