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1-26 14:14:53 經濟參考報
關注中物聯
11月25日,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下稱“聯席會議”)召開電視電話會議。記者從會議上獲悉,今年前8個月,全國現行政策中支持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政策減稅降費及退稅近1.3萬億元,助力企業創新動力更強、制造業實力更穩。
面向2026年,減輕企業負擔的政策舉措將持續加力。會議明確要針對企業反映的原材料、人工、資金負擔重的問題,進一步謀劃出臺新的惠企紓困政策;建立健全惠企政策常態化運行機制,集中解決一些政策不解渴、不精準、不直達、不便捷的問題。
“十四五”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超10萬億元
當前,多部門協同發力,推動惠企減負政策落實落地,積極改善營商環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柯吉欣表示,“十四五”時期,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推動出臺系列減稅降費政策,不斷完善涉企事項清單管理制度,初步建立直達基層的服務企業工作體系。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0萬億元,有力減輕了企業負擔。
助力企業紓困,離不開普惠金融的扎實推進、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的建立健全。
金融監管總局銀行檢查局副局長朱彤介紹,截至今年9月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6.51萬億元,同比增長12.06%,較各項貸款增長高5.65%。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支持力度,落實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政策,擴大覆蓋范圍,提高企業獲得感。
“我們創新建立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綜合性涉企收費目錄清單。截至8月底,國務院各部門、各省級目錄清單已基本建立,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涉企收費管理更加規范。”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副司長費明碩說。
多地也因地制宜,創新舉措,在優環境、減負擔、增活力、強服務上下功夫。
例如,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山東省構建了“標簽化+大數據”政策匹配機制,對企業進行惠企紅利智能識別與精準推送,并聚焦企業生產運營中的堵點難點,構建“物流+制度+融資”三維降本體系。“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累計減輕企業負擔約2700億元;預計全年減負3800億元以上,惠及企業超過400萬家次。”該負責人說。
謀劃減輕企業負擔新舉措
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當天發布的《2025年全國企業負擔調查評估報告》(下稱《報告》)顯示,今年以來企業綜合成本負擔較上年有所減輕,為提振發展信心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外部形勢復雜嚴峻和部分行業供求矛盾凸顯的情況下,一些企業對原材料、人工、資金成本負擔的主觀感受仍較明顯。
記者獲悉,圍繞企業“急難愁盼”問題,相關部門將統籌謀劃2026年減輕企業負擔工作。
“2026年是‘十五五’的開局之年,各級減負部門要研究謀劃減輕企業負擔新思路、新舉措并積極推動納入各級‘十五五’規劃中。”柯吉欣表示,要結合經濟形勢變化,保持適當的減稅降費力度,建立健全惠企政策從研究出臺到實施、評估完善直至退出的全鏈條高效運行機制,集中解決一些政策不解渴、不精準、不直達、不便捷的問題。
他同時表示,針對企業反映的原材料、人工、資金負擔重的問題,要進一步謀劃出臺新的惠企紓困政策。同時,進一步規范惠企政策發布,推動政策平臺互聯互通,簡化惠企政策兌現流程。
圍繞金融助力企業紓困,朱彤表示,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著力提升經濟金融適配性,堅持問題導向,減輕企業負擔,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加強涉企行政行為規范
《報告》通過對全國31個省(區、市)減負工作以及20000多家大中小微型企業開展調查評估,指出當前涉企行政事項清單制度不斷完善,營商環境整體水平穩步提升,但部分涉企行政執法仍待進一步規范。
對此,相關部門將建立健全規范涉企行政行為標準制度,持續優化企業發展環境。
費明碩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多部門進一步健全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持續加強涉企收費政策評估審核,研究出臺涉企收費政策評估審核和論證工作指引,深入開展存量涉企違規收費政策專項整治。
“下一步,要持續完善涉企行政法律法規,規范涉企行政行為標準,優化行政行為流程,創新清單化管理方式,完善問題投訴處理機制。持續鞏固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成效,防范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等行為反彈回潮。”柯吉欣說。
此外,記者獲悉,相關部門將持續規范地方政府經濟促進行為,集中解決妨礙市場公平準入、限制企業跨區遷移等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等突出問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