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13 13:38:50 科技日報
關注中物聯
4月12日,一列編組25輛汽車專用運輸車的國際貨運列車,緩緩駛入二連浩特鐵路國際貨車換輪庫,在更換寬軌轉向架和車鉤后,13日,250臺商品汽車將“坐著專列”出口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這是我國鐵路汽車出口運輸首次采用“換輪”方式出境。
我國鐵路采用的是1435毫米國際標準軌距,而蒙古國和歐洲國家鐵路采用1520毫米的寬軌軌距。由于各個國家鐵路線軌距標準不同,國際貨運列車都需要在鐵路口岸辦理裝卸作業,將貨物換裝到符合目的地國家軌距標準的列車上再通過國境。過去,由于汽車換裝作業程序復雜、境外汽車專用運輸車配給不及時等因素,二連鐵路口岸出口汽車在境外口岸停留時間在3至4天左右。
現在,我國鐵路部門首次利用JSQ商品汽車專用運輸車,采取類似國際旅客列車更換轉向架(即車輛底部走行裝置)和車鉤連接裝置方式,鐵路貨車可直接出境,實現了汽車出口運輸不換裝循環拉運,大大提高了汽車出口過境效率,汽車運輸班列最快過境時間縮短至1天以內。
據中鐵特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這種商品汽車出口運輸新方式,將極大地提升二連鐵路口岸汽車出口能力,未來每月計劃將有800輛商品汽車坐著“專列”出口蒙古國和歐洲市場,形成每年近1萬輛商品汽車出口運能。
科技日報記者看到,占地1.5萬平方米的二連浩特鐵路國際貨車換輪庫,可滿足26輛汽車專用運輸車同時更換“底盤”。鐵路工作人員利用架車機將貨車車廂平穩抬起,把符合蒙古國鐵路軌距標準的寬軌轉向架推到車下,再將車廂緩緩落下,完成車輛走行裝置和制動系統的連接,便可避免汽車“一卸一裝”的復雜程序,更換一列編組25輛的汽車運輸專列只需要16小時。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外貿企業面臨運輸難、履約難等階段性難題。按照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鐵路部門深化鐵路運輸產品供給側改革,創新運輸服務方式,加強口岸運輸組織,鐵路口岸進出口運量和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實現逆勢增長。今年一季度,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完成進出口運量405.05萬噸,同比增長20.7%;辦理通過中歐班列379列,同比增長19.6%,為穩外貿提供了安全、暢通、便利的國際物流通道。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