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11 09:27:09 中國交通新聞網
關注中物聯
日前,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站坪服務中心副經理曹貴龍帶著一支隊伍,用了兩個多小時,把700多件貨物高效裝入加拿大航空一架波音777—300客機。給裝卸團隊提速的助手,是浦東機場地服員工摸索出的“客改貨”航班客艙傳送“神器”——滑毯。
滑毯是一種類似地毯、帶有滾珠、可以鋪設在客艙地板上的柔性裝置,貨物放上去后輕輕推動即可往前輸送。原先要靠人力搬運的防疫貨物,在客艙里“跑”了起來,省時省力又安全,讓客艙載貨不再純粹依賴人搬肩扛。
伴隨海外疫情持續蔓延,浦東機場“客改貨”國際航班從3月初的每天1至2班,急劇增加到當前的每天數十架,機場地面服務人員任務艱巨。相比全貨機運輸,“客改貨”航班客艙物資裝載難以使用機械設備、必須依賴人工搬運,對機場地服部門來說,所需的人力是普通航班的3至4倍。
“第一批‘客改貨’國際航班貨物純人工搬運,工作強度非常大。”承擔裝卸任務的上海國際機場地面服務有限公司浦東站坪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浦東機場地服著手尋找能提升效率、減輕員工勞動強度的裝備,多方了解之后,滑毯被引入客艙。
除了啟用滑毯這樣的客艙內搬運助手,面對持續快速增長的“客改貨”航班,還需要突破另一個人力“瓶頸”——把貨物從機坪搬運到客艙。
起初,這也是一個全靠人工的操作鏈條,工作人員站在客梯車從機坪到客艙口的一級級臺階上,逐個傳遞,人工送進客艙。很快,浦東機場地服業務骨干動起了腦筋,通過多次演練、安排車輛模擬靠機,最后確定通過傳送車與客梯車組合運行的模式,利用原本給腹艙運行李的傳送車,將客艙貨物提送到客梯車的中間高度,減少人力傳遞。
除了承運在我國采購的防疫物資之外,在俄羅斯航空飛往上海的“客改貨”航班上,客艙還裝載了大量出口我國、生產防疫物資的化纖原材料,這些材料成卷包裝,單卷長達2米、重幾十公斤,人工搬運難度大。浦東機場地服探索之后,用上了輪椅平臺車,先將成卷的材料滾動到平臺車上,再一并卸下,讓卸載也能提速。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