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0-28 09:18:13 新華社
關注中物聯
2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等實施階段性稅收緩繳措施,進一步加大助企紓困力度。緩稅自今年11月1日起實施,至明年1月申報期結束,預計可為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2000億元左右。
今年以來,我國進一步優化減稅降費政策,提升政策實施效果,幫助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近期,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生產成本大幅上升給企業尤其是制造業企業造成一定影響,對此,此次會議提出了助力企業紓困的新措施。
會議決定,對今年四季度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實現的企業所得稅和國內增值稅、國內消費稅及隨其附征的城市建設維護稅,以及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和合伙企業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不含其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實行階段性稅收緩繳。
會議明確,對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下的制造業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其實現的稅款全部緩稅;對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至4億元的制造業中型企業,實現的稅款按50%緩稅,特殊困難企業可依法特別申請全部緩稅。另外,為紓解煤電、供熱企業經營困難,對其今年四季度實現的稅款實施緩繳,預計緩稅總額170億元左右。上述緩稅措施延期繳納時間最長為3個月。
此外,會議決定,將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境內債券市場取得的債券利息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政策的實施期限,延長至“十四五”末,即2025年12月31日。專家表示,這一措施將鼓勵更多外資通過債券市場參與國內發展,促進對外開放和吸引外資。
減稅降費政策關乎廣大市場主體切身利益,必須落實落細。財政部稅政司一級巡視員譚龍日前表示,下一步,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決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繼續清理規范各類違規涉企收費,堅決不收過頭稅費,防止弱化減稅降費紅利。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