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8-08 17:15:28 央視網
關注中物聯
據央視網消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數字經濟。今年上半年,我國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不斷釋放數據要素潛能,助力數字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我國數據資源體系建設蓬勃發展。在上海,以張江科學城為載體正在打造數據要素產業集群。在福建,大數據交易所去年成立以來帶動總產值已超過42億元。在陜西,已有20多個省級部門啟動應用政府數據共享平臺,探索數據合作新模式。
數據資源是數字中國建設的核心要素。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數據資源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促進數據高效流通使用、賦能實體經濟,統籌推進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
2022年底,國家出臺“數據二十條”,從數據產權、流通交易等四方面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今年年初,《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發布,強調暢通數據資源大循環;組建國家數據局,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隨著頂層設計的持續完善,我國數據要素大市場落地加快布局。
截至目前,全國已成立48家數據交易機構,數據資產評估、登記結算等市場運營體系加快建設,數據采集、存儲、應用等領域專業化企業快速發展,數據要素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在深圳數據交易所,成立以來已推出了1500多個數據產品。
當前,我國數據要素產業生態逐步健全,已發布33項大數據領域國家標準,數據要素流通標準體系逐步建立。廣東、天津等多地探索建立“首席數據官”機制,加快培育數據管理人才。建設成立12個大數據領域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產業集聚效益持續激發。
隨著各地加快探索數據流通新模式、創新場景應用,數據要素價值的持續釋放正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2022年,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達1.57萬億元,同比增長18%;數據產量達8.1ZB,同比增長22.7%,占全球數據總產量10.5%。數據資源供給能力和流通應用創新不斷提升,數據要素正成為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之外最先進、最活躍的新生產要素。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