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11 15:12:34 新華網
關注中物聯
如果說企業是觀察一國經濟運行情況的窗口,那么排名“500強”的中國企業“優等生”,就是讀懂經濟變化的“風向標”。
入圍門檻提升至473.81億元,較上年提高3.83億元;總營收邁上110萬億元新臺階,較上年增長1.58%;歸母凈利潤較上年增長5.01%,增速實現由負轉正……9月11日最新出爐的“2024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展現出中國大企業的發展態勢和成長實力。
2022年,中國企業“500強”營收總規模首超百萬億元。這一數據再上臺階,更多企業成為世界大企業集群的重要力量。
在不斷發展壯大的軌跡上,是什么驅動中國大企業持續實現“量質齊升”?
——新動能不斷積蓄。
從榜單看,新興產業相關企業蓄能起勢,在“500強”中的分量加重。
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是有效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和主要陣地?!?00強”榜單中,先進制造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企業的地位更加突出。新能源設備制造、動力和儲能電池、通信設備及計算機制造、半導體及面板制造等企業入圍數量達到31家,過去5年增加了18家。互聯網服務企業的營收占比提升至3.45%,凈利潤占比更是高達8.58%。
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從追“個子”邁入追“體質”的新階段,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當前,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超50萬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46萬家。產業鏈骨干企業加快壯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斷涌現。
——創新成色更足。
研發是推動企業創新和增長的重要動力,從“500強”企業上揚的研發曲線,可以看到創新的活力和發展的強勁動力。
看研發強度,1.8萬億元的研發投入,較上年增加14.89%;研發強度創下了1.90%的新高;企業平均研發強度連續7年穩步提升。
看創新成果,有效專利總數202.97萬件,比上年增加14.44萬件,其中創新“含金量”更高的發明專利達88.96萬件,占全部專利的43.83%。
研發是企業的生命,創新是企業的靈魂。
持續開展技術攻關,提高自身研發創新能力;瞄準更前沿的發展賽道,推動產品迭代升級;探索布局未來產業“新風口”……面對社會需求不斷變化升級,中國大企業擁抱變革,通過技術、產品、服務等創新,更好滿足需求的變化,驅動企業創新成長。
——更全球化布局。
認清當下的“形”,面對長遠的“勢”。中國大企業向“強”奔跑,既執著于自身的“縱向”提升,也在與世界各國企業的“橫向”追逐中謀求發展。
看營業收入,入選“世界500強”的125家中國內地企業中,有14家排在全球行業首位,進入全球行業前三的共42家,較上年增加4家;看凈利潤,共有5家中國內地企業排在全球行業首位,排在行業前三位的企業合計26家,這一數據比上年增加4家。
中國企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朱宏任說,近年來,我國大企業作為世界大企業群體中的重要力量,持續推進國際化經營,積極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地位穩步提升。
應該看到,當前,我國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多變,在發展、轉型中難免遇到困難和壓力。中國企業需保持定力、增強信心,進一步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自身競爭力,積極應對不斷變化的形勢和挑戰。
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面向未來,期待以“500強”為代表的中國大企業在世界經濟的大潮中搏擊風浪、強筋壯骨,更多展現中國企業發展的實力。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