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6-14 11:09:50 中國新聞網
關注中物聯
海關總署6月13日召開例行記者通報會,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司長吳海平介紹,6月12日,海關總署在海關職責范圍內,推出了優化營商環境16條,為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作出海關貢獻,進一步穩定社會預期,提振外貿發展信心。從內容上看,16條可以概括為“4個促進”:
一是促進進出口物流暢通。擴大“船邊直提”“抵港直裝”“聯動接卸”等便利化措施試點范圍,保障屬地查檢鮮活易腐商品綠色通道暢通運行,優化高新技術設備監管查驗流程,加快重要農產品檢疫準入,對進口原油實施快檢快放,加快進口煤炭、水泥等大宗資源商品檢驗放行,持續提升跨境物流效率。這些措施就一個目的,就是讓貨物快進快出。
二是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深入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拓展更多便利功能和服務;在具備條件的口岸開展“智慧口岸”建設試點,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服務自由貿易協定更好發揮效能,進一步推動貿易自由化便利化。
三是促進企業減負增效。減負方面,進一步便利企業出口退稅辦理;進一步擴大主動披露政策適用范圍,為企業提供容錯糾錯、守法便利通道。增效方面,加大“專精特新”企業信用培育力度;繼續擴大海關“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范圍,推動AEO企業在境內外享受通關便利;做好技術性貿易措施咨詢服務工作,積極幫扶企業應對不合理貿易壁壘;強化自主品牌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幫助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加強重點商品進出口監測,為企業做好數字化統計服務。
四是促進外貿創新發展。加快推進綜合保稅區綜合改革,不斷完善政策、拓展功能、簡化手續、優化服務;創新海關監管機制,推動加工貿易提擋升級;促進邊境貿易創新發展;有序開展跨境電商海關監管綜合改革,推動跨境電商健康發展;拓展保稅維修業務范圍,支持保稅維修新業態持續發展。
吳海平指出,為充分釋放政策紅利,下一步,海關總署將從三個方面著力抓好16條落實落地。一是要求全國海關對16條因地制宜出臺細化的配套舉措,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及時回應企業訴求,強化政策措施協同效應。二是鞏固深化“海關關長送政策上門”服務,深入企業送政策、聽意見、解難題,加強政策措施宣傳,有針對性解決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三是強化政策措施落實反饋,要求全國海關第一時間反饋落實中的重要情況,確保政策措施落到實處,讓企業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